吉林人參產業 種植科技標準化

據撫松人參博物館館長吉鵬飛表示,長白山的「採參人」頗具傳奇色彩。他們翻山越嶺、以身試險,如果幸運發現珍貴的「棒槌」,就小心翼翼地用紅繩拴住挖出來,為的是不讓「成精」的人參跑了。
在人參博物館展廳上,可以看到撫松採參習俗的過程:拉幫、進山、搭戧子、排棍、壓山、打小宿、抬棒槌(挖人參)、品參、砍兆頭、參包子、準備下山、下山時留火種食物等、還願。
資料顯示,撫松縣採集人參的歷史長達1440年,栽培人參則始於1567年。由撫松縣申報的長白山採參習俗,於2008年6月被納入大陸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進深山老林尋找、採挖野山參的過程被稱為「放山」。目前,一些經驗豐富的放山把頭(採參領導者)因年事已高,很少帶徒弟進山。採參老人相繼凋零,完整掌握放山習俗的人已經不多,使得這一沿襲千年的習俗幾乎要失傳,處於瀕危狀態。
據撫松縣旅遊局官員透露,當地大力推進人參標準化種植,現在挖野山參的人極少,只是少數採挖草藥的人也同時尋找野山參。近30多年來,撫松縣已經沒有發現重量超過1斤的野山參了。野參日益珍貴,採參習俗,也慢慢成為歷史。
另一方面,人參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在長白山山坡上,經常可見一整片林地被種參農戶用藍色的塑膠膜覆蓋,種植人參。由於人參的霸道性格,附近草木不生,地力都被人參吸光,由種植到採收,一共要4年以上的時間,再加上土地復原的時間,種植人參的成本居高不下。
「中國人參看吉林,吉林人參看白山,最好人參在撫松」走進人參市場,不但可以看到各種年份的原參和老山參,各種人參加工產品,人參肽、人參茶、人參面膜、人參皂琳瑯滿目。其中,膠原蛋白肽、長白山人參肽系列產品年產高達100噸,產品遠銷美國等地。
撫松未來將打造「長白山人參」大品牌。吉鵬飛表示,自從成立「長白山人參」品牌,許多企業加盟,品牌價值已達190億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