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人行:銀行將面臨不良資產增加、處置壓力

談論疫情對大陸銀行影響,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官網今(26)日發布行長易綱在兩會受訪稱,疫情以來銀行業對企業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後期銀行可能面臨較大的不良率上升、不良資產增加和處置壓力。
易綱指出,2018年以來金融部門採取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措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取得積極成效。宏觀槓桿率過快上升勢頭得到初步遏制,影子銀行無序發展得到有效治理,重點高風險金融集團平穩有序處置,有效應對金融市場波動和外部衝擊風險。
不過,易綱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大陸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對銀行信貸資產質量造成一定下遷壓力,部分中小金融機構風險需引起關注。第1季,大陸商業銀行淨利潤人民幣6,000億元,主要源於銀行業資產規模擴張和管理成本收入比的下降。
「由於不良貸款風險暴露存在一定滯後性,加上疫情以來銀行業對企業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後期銀行可能面臨較大的不良率上升、不良資產增加和處置壓力。」易綱說。
此外,若國際疫情形勢長期化,全球經濟增長受損日益嚴重,境外金融市場動蕩可能仍會蔓延,對大陸市場造成衝擊,並給國際收支和跨境資本流動帶來不確定性。
下一步,人行將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基礎上,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握好抗擊疫情、恢復經濟和防控風險之間的關係,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穩妥推進各項風險化解任務。支持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多渠道補ㄇ充資本和完善治理,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增強金融機構的穩健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