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兩會GDP目標受矚 專家:應淡化追求增速 或告別唯GDP論

「全國兩會」即將舉行,如何確保被疫情打亂的「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如何接續?都將成為各方關注焦點。有專家認為今年不應設GDP目標,或告別「唯GDP論」,另有學者則主張設下務實GDP目標,讓政策制定有方向。
中新社報導,從目前的完成度看,「十三五」大部分任務已提前完成或達到預期進度,但仍有「硬仗」要打;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余淼杰受訪時稱,從長遠看,今年兩會應更加關注將中國經濟從疫情影響下拉回正軌,以及挖掘經濟發展的深層源動力。
至於「考慮『十四五』規畫時,要放在未來30年的時間尺度裡去對即將到來的5年發展目標做出安排。」能源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兼中國區總裁鄒驥如是說。
據中通社報導,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蘇劍表示:「按照測算,今年在沒有政府干預情況下的自然增速是在1%左右。在全球普遍出現經濟負增長的情況,設在3%左右就可以了。」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海峰也表示應淡化對GDP增速的追求,以高質量發展要求未來15年、20年、30年的發展,而不是『唯GDP論』。
港媒指出,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建議,今年不應設GDP目標,以免為達標動用大量手段刺激經濟,最後被迫灌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前副主任王一鳴也認為,如目標定得過高,實現有難度,目標定得過低又不利引導市場預期,倒不如不設目標。
另一派學者卻覺得中央應繼續設下務實的GDP目標,讓政策制定有方向,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就認為將GDP定在3%,可以給地方和部門清晰信號,加快復工;中央經濟智囊、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也提出「戰疫增長模式」,在官方拿出部分資源抗疫,3%的增長目標較實際。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