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路借貸由盛而衰 約5千家機構退出
中國P2P網路借貸過去3年歷經整治和平台倒閉風潮,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31日,全國實際在經營的網貸機構僅剩139家,較全盛時期已少了約5000家。
中國金融新聞網今天報導,互金整治領導小組和網貸整治領導小組近日召開會議,會中表示,歷經2019年「堅持把機構退出作為整治工作的總方向」,並力爭「能退盡退,應關盡關」後,互聯網(網路)金融和網貸領域風險形勢得到根本好轉。
截至3月底,全國實際在經營的網貸機構139家,比2019年初下降86%;借貸餘額下降75%;出借人數下降80%;借款人數下降62%。機構數量、借貸規模及參與人數連續21個月下降。整治工作開展以來,累計已有近5000家機構退出。
會議要求,下一步要積極穩妥做好專項整治收官工作,爭取「2020年基本完成互聯網金融和網貸風險專項整治的主要目標任務」。
會議還提到,要加強互聯網資產管理、虛擬貨幣投機炒作、非法外匯交易等其他領域新增風險的監測。
中國P2P網路借貸發展10多年,因屢屢爆發倒閉潮爭議不斷,在缺乏監管的情況下,常使投資人血本無歸。
這個領域的行業發展由盛而衰,有其政策背景。2012年,為了激發經濟活力,中國政府大力鼓勵金融創新,網路金融成為寵兒。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就是力挺P2P的高層,2014年起還將「互聯網金融」寫入年度政府工作報告中。
隨著行業內違約增多、風險積累,金融監管部門2017年共公布超過20個重要監管文件,2018年至2019年間,中國網貸平台歷經幾波倒閉潮,投資人還上街維權,警方則強力維穩,監管機構並持續清理相關平台。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