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證監會打強心針 鼓勵上市企業回購
大陸A股歷經「七上八下」股價接連下挫,大陸證監會今(6)日開盤前,提出上市公司股份回購制度的修法建議,由於美國股市屢創歷史新高,其中的重要手段是實施回購,透過回購減少市場流通的數量,給投資者帶來回報。市場預計啟動回購將替陸股打了一劑強心針。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認為,市場空方漸漸步入疲勞階段,證監會鼓勵企業回購,,是積蓄力量準備反攻,透露市場否極泰來的跡象。
華爾街見聞報導,證監會提出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購制度的修法建議,包括:增加股份回購的情形,完善、簡化實施股份回購的決策程序,倡導建立庫存股制度。
其中,增加股份回購包括用於員工持股計劃,上市公司為配合可轉換公司債券、認股權證的發行用於股權轉換的,上市公司為維護公司信用及股東權益所必需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等。
而實施股份回購的決策程序,簡化公司因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上市公司配合可轉換公司債券、認股權證發行用於股權轉換,以及上市公司為維護公司信用及股東權益等情形實施股份回購的決策程序。
同時,建立庫存股制度,明確公司因特定情形回購的本公司股份,可以以庫存方式持有。
證券日報報導,近期A股延續低迷態勢。8月上證綜指累計下跌5.25%,深成指跌7.77%,創業板跌8.07%。今年前8個月,滬指累計跌幅達16.83%、深成指跌22.52%、創業板指跌16.95%。
面對股價接連下挫,產業資本頻頻增持,以試圖提振投資者信心。據統計,8月,產業資本在二級市場淨增持20.1億元。進入9月份以來,已有10多家A股公司拋出了回購計劃。
證券日報援引不完全統計稱,2018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公布的股份回購方案超200份,擬回購總額超過660億元,而去年全年的擬回購總額不足100億元,增長超過6倍。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