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逢甲大學路樹倒塌畫面曝光 4學生遭壓傷1人命危送醫搶救中

9秒縮時影片曝光!以空襲當下數十架客機正飛越伊朗 緊急逃離戰區

桃園蘆竹飼料場廚餘氣爆!現場燃燒 6人送醫、1人80%燒燙傷

中國COVID-19疫情再現高峰 南方比北方嚴重

近一個月來,大陸地區COVID-19陽性率明顯上升。圖為五一長假,遊客在南京夫子廟景區遊覽。
近一個月來,大陸地區COVID-19陽性率明顯上升。圖為五一長假,遊客在南京夫子廟景區遊覽。

相隔一年,中國COVID-19疫情再現高峰,躍為急診就診量首位病原體,迄今未見趨緩。其中,南方省分感染率普遍高於北方,港澳地區也處在高峰期。

綜合經濟觀察報、廣州日報,近一個月來,中國大陸地區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陽性率明顯上升,歌手陳奕迅也因確診宣布演唱會延期,疫情再起引發關注。

中國疾控中心5月8日發布的監測資料顯示,監測期內(3月31日至5月4日)急診流感類病例中COVID-19陽性率由7.5%上升至16.2%;住院病例陽性率由3.3%上升至6.3%,已成為急診就診量首位病原體。

根據中國疾控中心資料,4月28日至5月4日,在15歲至59歲、60歲以上人群中,急診流感類病例、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COVID-19陽性率均排在第一。

報導說,這波疫情主要是Omicron系列病毒株,包括XDV和NB.1.8.1分支。具有較強免疫逃逸能力,但致病力未明顯增強,尚未引發重症高峰。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指出,從3月開始,COVID-19門診就診人數、陽性率都開始增加;4月、5月有上升趨勢,暫時還沒有看到下降。

他說,本輪疫情小高峰距離上一次小高峰已經將近一年,很多人對COVID-19的抗體下降了,所以更容易感染。

李侗曾說,總體而言,重症不多,住院病例還是比較少的。本輪感染大部分人症狀比較輕,主要是中低程度的發燒、咽痛、咳嗽,有的人也會乏力、肌肉酸痛。

當前中國大陸疫情,南方比北方更嚴重。根據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局公佈的資料,4月份,COVID-19感染報告發病數位居乙類傳染病首位。

港澳地區也處在疫情高峰期。

香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昨天通報,COVID-19陽性率從4週前的6.21%逐步增至13.66%,創近一年新高。過去4週,共錄得81宗涉及成年人的嚴重個案,其中30人死亡。

據澳門衛生局發布,澳門疫情在3月中旬達到高峰,COVID-19陽性率為44.3%,其後逐漸下降,但近期輕微回升。

疫情 COVID-19

延伸閱讀

COVID-19疫情估6月達高峰 帶動疫苗打氣增2成

港新冠入春後突增 4周81重症含30死 已變周期性風土病

11個月男嬰重症哮吼 新冠就診連5周上升 下月恐達高峰

婦產科住院醫師於台大急診性侵病患 林靜儀:啟動醫師懲戒委員會

相關新聞

「我若沒上班 把文件交紀委」湘實習醫師墜樓疑有黑幕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實習醫師帥宇去年5月墜樓身亡,初步被認定為自殺,但在家屬恢復羅帥宇電腦數據後,發現有多件指向醫院內部人...

館長曝也寫過遺書 看四行倉庫嘆能理解大陸軍力提高 

網紅「館長」陳之漢首次訪問中國大陸,今早增加赴「四行倉庫」行程,他在參觀完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後紅了眼眶,感嘆「很震撼超難...

女花2.2萬請收納師「一條龍」搬家歸位 一進新家見「滿地雜物」傻眼

一場原本為了省事的搬家收納服務,卻「越收越亂」。上海一名王女士因手腕受傷無法自行打包,花費535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2.2萬元)請來專業公司協助搬家與收納,但結果讓人大失所望,甚至還壓壞一頂高價毛氈帽,引發爭議。

男子身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竟被警察包圍帶走

一位男子身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簡體字樣上衣出現於維園,隨即被駐守的港警包圍,男子和警方發生口角衝突,現場甚至拉起封鎖線,最後該名男子仍在大批警力包圍下被帶走。

訂單狂噴數公尺長!知名手搖飲女員工邊做邊哭獨撐 外送員不敢催:不急慢慢做

6月3日浙江溫州一間蜜雪冰城門市上演了令人心疼的一幕。一名身穿黑色T恤的女店員獨自應對絡繹不絕的訂單,手不停歇地製作飲料,最終因壓力過大而情緒崩潰,邊哭邊工作。影片由外送員「合文同學」拍攝並上傳,引發關注。事後,店家負責人出面澄清,女孩「不是累哭的」。

吃香蕉也不行:六四36周年,港警嚴查維園防範

「吃香蕉怎麼了?吃香蕉也不行?」香港維園過去長年來都會舉行六四紀念晚會,不過從2020年港版國安法上路後,所有政治集會都遭到嚴禁與壓制,並且在六四這一天加強警力部署,全港形同噤聲。在今年六四的36週年,仍有零星的民眾手持白花或蠟燭出現在維園一帶,卻遭到警方帶走。其中有人坐在維園吃香蕉,就被警察上前盤查問話;也有人身穿中共標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字樣的上衣,被大批警力包圍帶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