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保證底薪4萬騙人到柬埔寨行詐!她臉書PO廣告「沒賺到錢」反被判刑3年2月

丹娜絲釀高雄農損超過3千萬 首波「災害現金救助」出爐

41歲男一年吃4000種冰淇淋「每天吃也不厭倦」揭健檢結果和體重變化

嬰兒腎超好用? 中國醫師脫口說出「供體」被指魔鬼

宋塗潤過往有關「嬰兒腎」的言論被挖出。(視頻截圖)
宋塗潤過往有關「嬰兒腎」的言論被挖出。(視頻截圖)

中國器官移植市場規模龐大,移植手術也不斷進步。近來有網友發現,有一名中國醫生曾在抖音視頻裡說明「嬰兒腎」在移植手術上的優點,並稱新生兒的腎臟質量「非常好」,還脫口而出一句「嬰兒供腎」,引發熱議。

@30678.xox

「嬰兒腎的再生能力特別強,移植後6-9個月就能成長為成人大小」

♬ 原聲 - 大有 - 大有

綜合媒體報導,中國器官移植的器官來源一直飽受爭議,甚至曾因為涉嫌強摘器官而登上各國媒體版面,近來台灣歌手TANK前往中國接受器官移植手術,讓相關議題再度成為網友關注焦點。有網友發現,任職中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泌尿科副主任宋塗潤在抖音發布了許多關於腎臟移植的視頻,其中一則就提到「嬰兒腎」。

這則去年4月發布的視頻中,宋塗潤先指出,嬰兒供腎需進行相對應體積的匹配,不能用太小的腎臟移植給一個體重非常大的一個成年人。而嬰兒腎在耐熱、耐缺血時間的能力比成年人腎好得多,而且具有非常大的再生能力,移植給受體後,就會在短時間內迅速長大,只需要6到9個月的時間就能長到接近成人腎臟的大小,「質量非常好」。

宋塗潤也提到,嬰兒腎的血管動脈與靜脈非常細小,會增加手術難度;同時,接受嬰兒腎移植的患者,術後容易出現動靜栓塞等後遺症,得長期服藥。宋塗潤透露,他與團隊在中國修改政策前,已做了20多例嬰兒腎移植手術,尚未有接受移植的病患出現栓塞等問題,他並補充,在政策修改後,目前嬰兒腎移植對象得優先給18歲以下的患者。

有中國網友在評論區表示自己移植的就是嬰兒腎,「表現超好」,但也有人擔心宋塗潤的說法會讓大家都去找嬰兒腎,可能會有不良影響。而台灣網友看了影片後直呼「毛骨悚然」,並分享過去曾被曝光過的嬰兒腎移植案例,表示「這是魔鬼說的話,把一個生命說成供體」、「加上代理孕母,就有源源不絕的新生兒器官可以使用」、「我忍不住要懷疑,這些嬰兒是不是『被早產』?」

宋塗潤是中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除了會做普通的泌尿外科手術,還會做腎、胰腎聯合與機器人腎等移植手術。另據四川大學官網介紹,宋塗潤發表過20多篇論文,更因研究成果被多次受邀參加中國、歐洲與美國的移植年會。

據了解,中國首例嬰兒腎移植是在2017年,由武漢同濟醫院完成,接受腎臟捐贈者只有7個月大。在展開兒童腎移植以來,武漢同濟醫院器官移植研究所不斷開發不同術式,並於2019年完成世界年齡最小(2月齡26天)和體重最輕的嬰兒腎移植;2021年完成國內年齡最小的兒童跨血型親屬腎移植及世界首例無預處理的ABO跨血型嬰兒腎移植。

宋塗潤過往有關「嬰兒腎」的言論被挖出。(視頻截圖)
宋塗潤過往有關「嬰兒腎」的言論被挖出。(視頻截圖)

相關新聞

回應斐濟反彈 陸使館:無意在南太平洋建軍事基地

中國大陸近來在太平洋等海域動作頻頻,斐濟總理蘭布卡2日公開表示,太平洋島國正常適應對中方擴大其影響力,並反對大陸在太平洋...

「我若沒上班 把文件交紀委」湘實習醫師墜樓疑有黑幕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實習醫師帥宇去年5月墜樓身亡,初步被認定為自殺,但在家屬恢復羅帥宇電腦數據後,發現有多件指向醫院內部人...

貴州觀光船側翻已知3死、14人仍失聯 習近平緊急指示千方百計搜救

五一假期期間,大陸傳出景區觀光船意外,貴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六沖河東風庫區附近發生載人遊船側翻事故。央視新聞指出,5月4...

女子「腿癢2個月」竟是肝癌!醫生揭4症狀 長「這種痣」也要注意

「就是癢,腿上癢完身上癢,買點過敏藥吃吃,哪能想到是肝出大問題啊?」杭州的李阿姨今年50歲,2個月前她的雙腿開始莫名其妙地發癢,她以為是皮膚過敏,就近在藥局買了點抗過敏藥吃,但這癢像跟她「槓」上了似的,後來連上半身也開始癢,反覆就是不見好,實在癢得受不了,李阿姨才來到衛生服務中心。

誰是「鍾一平」?為中共喉舌的《人民日報》評論

在兩岸關係高度緊繃、國際情勢急遽轉變的背景下,中共喉舌《人民日報》評論員「鍾一平」,自賴清德就任台灣總統翌日即發表第一篇重砲評論,在13個月中撰寫八篇對準賴清德的政治攻擊評論文。

大陸飯店提供「小熊貓叫醒服務」惹議 專家:仍有機會傷人

不少飯店都有提供叫醒服務,然而近日,大陸重慶一間飯店因由小熊貓進行叫醒服務引發爭議。飯店方表示,飯店飼養的小熊貓是從相關動物園借調而來,已打過疫苗。不過周二(17日),重慶市林業局表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