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林芳郁罹患失智症 中研院士陳培哲敬佩「挺直醫學脊梁」

美軍成功重擊伊朗核設施 美國政府內部為何氣氛沒那麼樂觀?

AI成顯學!大陸復旦大學文科招生比例腰斬 網嘆:人文精神黃昏

圖為上海復旦大學的校門口。(中央社)
圖為上海復旦大學的校門口。(中央社)

人工智慧在中國成為顯學的現實下,以文科見長的上海復旦大學近日宣布將文科招生比例縮減一半,此事在中國網上引發熱議,有人嘆「人文精神的黃昏」,也有人稱「順應時代的清醒」。

綜合澎湃新聞等陸媒近日報導,中國多所「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與一流學科建設)大學近日宣布今年大學部擴招的消息,將重點培養AI(人工智慧)等領域「國家戰略需求」先進人才,其中除了北京大學、北京清華大學等知名學府瞄準AI擴大招生,復旦大學更宣布將進行一場「大手術」式改革。

報導說,以文科見長的復旦大學將在建校120週年之際啟動一場名為「教育教學3.0版」的深度改革,大幅調整學科布局,建構文、理、醫、工「四輪驅動」的全新教育格局,推動學術發展模式的全面升級。

據表示,這項改革被視為復旦大學面臨的「第三次機會」,代表復旦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另個重大突破。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校長金力表示,在AI時代,教育的核心已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或技能訓練,應更著重培養學生理解、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考和創新能力。

金力指出,這次改革將聚焦積體電路、智慧機器人與先進製造等領域,將工科學院拆分為6個創新學院,「新工科」將強調從基礎研究「0」到成果轉化,「原來復旦做從0到1,現在要做從0到10」。

金力表示,該校文科招生的比例將從原有的30%至40%降到20%,還會有大量的「新文科」出現。他認為,一個成熟的社會,文科比理科更重要,但在目前時代背景下,「文科需要多少大學生?」,「對我們來說,文科一定要做得非常精,你必須是所在領域裡最頂尖的人」。

復旦大學縮減文科比例的消息「一石激起千重浪」,據報導,有網友嘆此舉為「人文精神的黃昏」,也有人認為是「順應時代的清醒」。

據分析,中國大學的學科調整並非突如其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3年就宣布撤銷「英語」等6個科系,校方表示這是學科優化設置的需要;此外,中科大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設置的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科技傳播系、科技哲學系等雖是文科科系,但也緊密貼合中科大以尖端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的理工科人才培養定位。

另據21世紀經濟報導,中國近10年大學科系調整範圍不斷擴大,在撤銷數量方面,設計學類科系最多,緊接著是工商管理類、電子信息類、公共管理類,顯示文科科系裁撤力度較大,而文科大撤退是AI浪潮下大學擁抱人工智慧的結果,也是AI對就業帶來顛覆性影響的次生影響。

科系 科學 復旦大學

延伸閱讀

AI成顯學 復旦文科招生腰斬…學者:溝通「軟技能」也需要

英國QS公布2025世界大學學科排名 台大7領域進入世界前50

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 陸位列世界第3

美超微總裁梁見後14日零點開講 親揭「3技術」新布局

相關新聞

「我若沒上班 把文件交紀委」湘實習醫師墜樓疑有黑幕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實習醫師帥宇去年5月墜樓身亡,初步被認定為自殺,但在家屬恢復羅帥宇電腦數據後,發現有多件指向醫院內部人...

貴州觀光船側翻已知3死、14人仍失聯 習近平緊急指示千方百計搜救

五一假期期間,大陸傳出景區觀光船意外,貴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六沖河東風庫區附近發生載人遊船側翻事故。央視新聞指出,5月4...

大陸飯店提供「小熊貓叫醒服務」惹議 專家:仍有機會傷人

不少飯店都有提供叫醒服務,然而近日,大陸重慶一間飯店因由小熊貓進行叫醒服務引發爭議。飯店方表示,飯店飼養的小熊貓是從相關動物園借調而來,已打過疫苗。不過周二(17日),重慶市林業局表示...

公職3人聚餐就違規?大陸新「禁酒令」被指層層加碼 憂心踩紅線

大陸當局要求黨政機關強化厲行節約之際,個別地區要求公職人員不得舉行3人以上的聚餐,並避免相互請客。

館長曝也寫過遺書 看四行倉庫嘆能理解大陸軍力提高 

網紅「館長」陳之漢首次訪問中國大陸,今早增加赴「四行倉庫」行程,他在參觀完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後紅了眼眶,感嘆「很震撼超難...

女花2.2萬請收納師「一條龍」搬家歸位 一進新家見「滿地雜物」傻眼

一場原本為了省事的搬家收納服務,卻「越收越亂」。上海一名王女士因手腕受傷無法自行打包,花費535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2.2萬元)請來專業公司協助搬家與收納,但結果讓人大失所望,甚至還壓壞一頂高價毛氈帽,引發爭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