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灣奪2025年全球最便宜旅遊國 美媒大讚4優點

北市抽驗茶葉、花草茶逾1成殺蟲劑超標 衛生局:立即下架

經典賽/王建民還未接到曾豪駒通知 仍在思考是否再進教練團

親測有效!「滅蚊神曲」震暈飛蚊 專家曝關鍵原因

夏天即將到來,隨之而來的不僅有炎熱的天氣,還有令人討厭的蚊子。示意圖/ingimage
夏天即將到來,隨之而來的不僅有炎熱的天氣,還有令人討厭的蚊子。示意圖/ingimage

廣州的何女士日前熟睡時被蚊在耳邊嗡鳴吵醒,便嘗試播放一首網傳的「滅蚊神曲」,竟發覺有神奇功效,「播放之後蚊子飛得不太靈光,感覺被震得暈乎乎的」。不少網民也在社交平台分享親測有效。

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劉博士介紹,音樂的頻率或剛好和蚊的頻率相同,導致它攻擊的欲望降低。

何女士介紹,日前凌晨4、5時被蚊在耳邊嗡鳴吵醒,她想起之前看到的網傳「滅蚊神曲」,於是靈機一動播放該曲,竟有神奇功效,「平時我都是打不中蚊子的人,播放之後蚊子飛得不太靈光,感覺被震得暈乎乎的」。

何女還傳授了「小貼士」,當聽到蚊在耳邊發出嗡鳴聲時,先播放「滅蚊神曲」,等到蚊靠近並再次聽到嗡嗡聲時,立即點擊播放,就能見證「奇蹟時刻」,將蚊一掌擊斃。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人測試後分享「戰果」,不少網民表示驚喜「親測有效」、「電子蚊香,知道這首歌後蚊子再也沒咬過我」、「蚊子戰歌,名不虛傳」、「聽了一下,別說蚊子了,我都要暈了」。

網傳的「滅蚊神曲」實際為《Scary Monsters and Nice Sprites》,是美國電子音樂製作人Skrillex第二張迷你專輯(EP),於2010年10月發行,在第54屆格林美獎(Grammy Awards)上贏得最佳舞曲錄製獎和最佳舞曲/電子音樂專輯獎。

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劉博士介紹,蚊主要是通過頭部的鞭毛來感知聲音的震動,雌蚊交配時,也是以震動來感知對方,音樂的頻率可能剛好和蚊的頻率相同,導致它攻擊的欲望降低。

不過,聲音對蚊的影響應該只停留在感官層面,並非是某一歌曲有神奇功效,而且對於蚊而言,聽覺也並非是其感知外界的主要手段。

早前有研究發現,通過喇叭大聲播放《Scary Monsters and Nice Sprites》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蚊對於獵物的判斷,進食次數和交配頻率都有明顯下降。

分析原因,主要是相較於安靜的環境,高昂的、頻率不斷變快的音樂下,影響了雌蚊的感覺器官,使雌蚊變得異常興奮,降低了它們的食欲,同時雌蚊翅膀的振動頻率提升會影響與雄蚊交配。

延伸閱讀:

每周放飛30萬隻蚊! 廣州村莊「以蚊治蚊」有效防控登革熱

隱翅蟲全身毒汁腐蝕性有多強?女子以為是蚊隨手拍死「差點毀容」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科學 蚊子 音樂

相關新聞

河南鄭州雙層公車撞隧道 車頂被「削平」畫面曝光

大陸河南鄭州一輛雙層公車,11日穿越隧道內發生驚險一幕,因誤入地下道輔道撞擊涵洞,整輛車頭上半部遭「削平」,碎片散落車後...

小米遭爆要求員工「每天工作15小時」 請假未加班補回恐被勸退

日前,小米被曝要求員工日均工作時長不得低於11.5小時,低於8小時需要提交說明,而工作時長排名靠後的員工更要被約談、甚至勸退,相關話題引發廣泛關注。對此,小米方面尚未作出回應。 據《九派新聞》報

買來的「中華秩序」:中共的強國外交,揮霍多少經濟和人命代價?

中共的外交政策讓中國人民付出的代價,與其國內政策的代價是一樣的沉重可怕。數以千萬計的中國人喪生在1946-1950年的中國內戰、1959-1963年的大饑荒(在許多地方是1958-1965年)、1966-1977年的文化大革命,從1940年代到2020年無數的政治運動、清洗和「嚴打」之中,以及過去幾十年管理不善或人為的諸多災難和流行病之中。

分秒無誤來到人間!陸「世紀嬰兒」千禧年0時0分出生 今卻驟逝僅活1/4世紀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24日,在大陸被稱為「世紀嬰兒」的女孩千千母親發布訃告稱,2000年0點0分出生的千千已經去世,得年2...

疫情向中國索賠?美印義都來求償

在2020年全球疫情大爆發的時候,受害嚴重的其他國家如義大利、印度等,也都有就疫情向中國提告的案例出現

曼谷大樓倒塌牽涉中企 媒體消音「中鐵十局」

緬甸地震釀災情。泰國曼谷恰圖恰區一處興建中大樓倒塌,這座大樓承建商之一為中國央企子公司「中鐵十局」,除了極少數媒體點出倒...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