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奴注意!他和領養流浪貓「共用水杯」腹痛送醫 驚揭腸內全是寄生蟲

大陸1名男子早前收養了1隻流浪貓,並與貓咪共用水杯喝水。後來男子因為持續出現腹痛故去求醫,結果顯示他的十二指腸內出現大量吸血鉤蟲。示意圖。(本報系資料照)
大陸1名男子早前收養了1隻流浪貓,並與貓咪共用水杯喝水。後來男子因為持續出現腹痛故去求醫,結果顯示他的十二指腸內出現大量吸血鉤蟲。示意圖。(本報系資料照)

不少貓奴「愛貓如命」,但與愛寵保持親密時也別忘了注意衛生。大陸1名男子早前收養了1隻流浪貓,並與貓咪共用水杯喝水。後來男子因為持續出現腹痛故去求醫,結果顯示他的十二指腸內出現大量吸血鉤蟲,險些出現大出血及生命危險,而醫生更直指病因和男子與貓咪共用杯具有關。

愛心男領養流浪貓

綜合大陸媒體報導,福建福州1名40歲的林姓男子早前領養了1隻流浪貓,並允許貓咪使用自己平日喝茶的水杯喝水。然而,最近1個月,林先生開始出現頻繁腹痛,因此前往福州大學附屬省立醫院(福建省立醫院)進行檢查。

腸道出現寄生蟲

經過胃鏡檢查,結果顯示林先生他的十二指腸內布滿吸血鉤蟲。鉤蟲會寄生體內吸食血液,而鉤蟲感染可能引起噁心、腹痛、腹瀉等症狀,更可能引發貧血。

醫生直言:和貓共用杯具,病從口入

在查詢過林先生的生活習慣及接觸史後,該院消化內科林以晗副主任醫生指出,鉤蟲卵可通過貓咪糞便污染水源,而林先生會出現鉤蟲感染的情況,與他和貓咪共用杯具有關,導致「病從口入」。他又指,若未及時治療則可能引致消化道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所幸經過緊急驅蟲治療,林先生現已脫離危險。

據報,數據顯示中國寵物感染寄生蟲比例高達40%,而90%飼主存在「養寵誤區」。而鉤蟲、蛔蟲、弓形蟲等可通過以下途徑傳播,包括共用餐具、同床共枕;接觸被污染糞便;被寵物舔舐傷口;食用未煮熟肉類。

醫生呼籲注意衛生 預防感染寄生蟲

林以晗又提醒,要預防感染腸道寄生蟲,應注意飲食衛生,不要進食生肉或者未煮熟的肉類,也不要飲用生水,而像林先生造樣與寵物共用杯具的行為存在風險,理應避免。另在處理寵物糞便時,也要及時清理並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治寄生蟲卵傳播到環境中。

醫生:勿與寵物共用餐具

另有醫生則指出,流浪貓居住環境較惡劣,衛生情況可能欠佳,或受鉤蟲或其他寄生蟲感染,且口腔衛生亦難以保證,可能帶有不同種類的細菌。不過,不論流浪貓還是家貓,均有感染寄生蟲的風險,如果飼主沒有妥善或定期幫貓咪驅蟲,又接觸了帶有蟲卵的物質,飼主便可能被傳染。因此,飼主應該保持個人和寵物的衛生,亦不要與寵物共用餐具,至於寵物所用的餐具也要定期清潔消毒。

延伸閱讀:

動物煉獄!47歲女子住所內藏48隻貓狗屍體傳惡臭 屍身慘遭啃食

短毛貓完美塞入蹲式馬桶照片瘋傳 網笑:肯定是量身訂造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寄生蟲 寵物 腹痛 貓咪

相關新聞

河南鄭州雙層公車撞隧道 車頂被「削平」畫面曝光

大陸河南鄭州一輛雙層公車,11日穿越隧道內發生驚險一幕,因誤入地下道輔道撞擊涵洞,整輛車頭上半部遭「削平」,碎片散落車後...

小米遭爆要求員工「每天工作15小時」 請假未加班補回恐被勸退

日前,小米被曝要求員工日均工作時長不得低於11.5小時,低於8小時需要提交說明,而工作時長排名靠後的員工更要被約談、甚至勸退,相關話題引發廣泛關注。對此,小米方面尚未作出回應。 據《九派新聞》報

買來的「中華秩序」:中共的強國外交,揮霍多少經濟和人命代價?

中共的外交政策讓中國人民付出的代價,與其國內政策的代價是一樣的沉重可怕。數以千萬計的中國人喪生在1946-1950年的中國內戰、1959-1963年的大饑荒(在許多地方是1958-1965年)、1966-1977年的文化大革命,從1940年代到2020年無數的政治運動、清洗和「嚴打」之中,以及過去幾十年管理不善或人為的諸多災難和流行病之中。

分秒無誤來到人間!陸「世紀嬰兒」千禧年0時0分出生 今卻驟逝僅活1/4世紀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24日,在大陸被稱為「世紀嬰兒」的女孩千千母親發布訃告稱,2000年0點0分出生的千千已經去世,得年2...

疫情向中國索賠?美印義都來求償

在2020年全球疫情大爆發的時候,受害嚴重的其他國家如義大利、印度等,也都有就疫情向中國提告的案例出現

曼谷大樓倒塌牽涉中企 媒體消音「中鐵十局」

緬甸地震釀災情。泰國曼谷恰圖恰區一處興建中大樓倒塌,這座大樓承建商之一為中國央企子公司「中鐵十局」,除了極少數媒體點出倒...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