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替代方案無共識 安泰銀談合併凱基金控劃休止符

總統府、行政院降半旗 賴總統悼念方濟各:畢生追求和平、全球團結

方濟各辭世後…教宗將如何選出? 回顧2013年那場「閉門選舉」

中官媒定調全民AI 多地政務系統接入DeepSeek 公務員恐失業

深圳市向全市各區各部門正式提供DeepSeek模型應用服務,實現人工智能政務應用一體化賦能升級。(取材自極目新聞)
深圳市向全市各區各部門正式提供DeepSeek模型應用服務,實現人工智能政務應用一體化賦能升級。(取材自極目新聞)

國產AI(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爆火,中國引入DeepSeek助力施政,推展AI「城市大腦」速度也加快。多地領導幹部們「新春第一課」紛擁抱DeepSeek,部署政務系統接入DeepSeek,深圳福田區甚至引進70名以DeepSeek開發的「AI數智員工」。官媒定調政務及全民AI時代開啟,卻引發公務員的「失業危機」。

河南鄭州2月15日舉行的第一期全市領導幹部「問學前沿」講堂就聚焦DeepSeek,請來清華大學元宇宙文化實驗室主任沈陽,圍繞「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與DeepSeek」作專題輔導。澎湃新聞報導,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安偉在總結講話中,要求領導幹部們熟練掌握DeepSeek等大模型使用方法,下一步將全面安排部署和接入使用DeepSeek等大模型。

「新春第一課」關注DeepSeek的還有江蘇蘇州市。該市市委組織部2月14日舉辦「從DeepSeek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為主題的領導幹部講座。蘇州市相城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新春首次專題學習會也以「從DeepSeek看AI大模型的思考」作專題輔導報告。遼寧大連金普新區2月14日舉辦的DeepSeek應用技能專題培訓會中深入解讀DeepSeek。

此外,多地宣布已將DeepSeek應用於政務系統。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大數據管理局宣布已完成DeepSeek-R1在政務外網的本地化部署;江西贛州市也已引入政務環境DeepSeek;江蘇無錫市數據局宣布在省內率先實現政務信創環境下DeepSeek-R1-671B全尺寸模型部署,為「城市大腦」注入更強大的AI動能,其中的公文寫作助手依托DeepSeek,填補省內AI智能自動寫作公文的空白;北京市海澱區也舉行人工智能集群能級躍升啟航儀式,宣布中關村科學城科技成長三期基金總規模100億元人民幣。

廣東省廣州、深圳政務系統紛紛接入DeepSeek,深圳福田區甚至推出70名基於DeepSeek開發的「AI數智員工」,可從事公文處理、民生服務、應急管理、招商引資等政務工作。其中,「執法文書生成助手」可在秒級產生初稿,民生訴求分撥準確率提升至95%,「AI任務督辦助理」使跨部門任務分派效率提高80%等。

公務體系推出AI員工消息一出,有網民在微博留言表示驚嘆,也有人擔憂「現在已經有AI員工上崗了嗎?我真的感覺到危機,會不會取代一些職位?」。

國務院主辦的經濟日報發文指出,DeepSeek優化模型架構及訓練過程,有助推動大模型技術從「奢侈品」轉為「日用品」,各行業接入DeepSeek,全民AI時代勢將開啟,並稱要讓AI大模型從「精英遊戲」變成「全民紅利」。

相關新聞

河南鄭州雙層公車撞隧道 車頂被「削平」畫面曝光

大陸河南鄭州一輛雙層公車,11日穿越隧道內發生驚險一幕,因誤入地下道輔道撞擊涵洞,整輛車頭上半部遭「削平」,碎片散落車後...

買來的「中華秩序」:中共的強國外交,揮霍多少經濟和人命代價?

中共的外交政策讓中國人民付出的代價,與其國內政策的代價是一樣的沉重可怕。數以千萬計的中國人喪生在1946-1950年的中國內戰、1959-1963年的大饑荒(在許多地方是1958-1965年)、1966-1977年的文化大革命,從1940年代到2020年無數的政治運動、清洗和「嚴打」之中,以及過去幾十年管理不善或人為的諸多災難和流行病之中。

分秒無誤來到人間!陸「世紀嬰兒」千禧年0時0分出生 今卻驟逝僅活1/4世紀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24日,在大陸被稱為「世紀嬰兒」的女孩千千母親發布訃告稱,2000年0點0分出生的千千已經去世,得年2...

疫情向中國索賠?美印義都來求償

在2020年全球疫情大爆發的時候,受害嚴重的其他國家如義大利、印度等,也都有就疫情向中國提告的案例出現

濟南罕見暴雪山東航空仍起降 網友驚呼堪比戰鬥機

綜合陸媒報導,3月2日,濟南出現罕見暴雪,導致濟南機場部份航班延誤。但山東航空仍然正常起落,引發網友感歎:「山東航班真的堪比戰鬥機」。

方大同離世…最後自拍照未見病容 死訊前12小時歌迷收到親簽賀卡

神隱多時去年曾宣布復出的歌手方大同,其自創音樂品牌在3月1日中午發聲明,指方大同於2月21日早晨離世,享年41歲。翻查其社交網,方大同在2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