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低迷 陸去年結婚創45年新低

這些燦爛笑容 變少了 去年大陸結婚登記數為六一○點六萬對,較前年減少一五七點四萬對,寫下四十五年來新低。圖為前年新人參加在廣州舉行的集體婚禮。(中新社)
這些燦爛笑容 變少了 去年大陸結婚登記數為六一○點六萬對,較前年減少一五七點四萬對,寫下四十五年來新低。圖為前年新人參加在廣州舉行的集體婚禮。(中新社)

中國大陸民政部最新統計數據,去年大陸結婚登記數為六一○點六萬對,相較二○二三年,減少一五七點四萬對,銳減約百分之廿點五,寫下四十五年來新低。

分析指出,大陸經濟不確定性和各地不斷上升的生活成本,低迷前景迫使許多年輕人延遲結婚,這也進一步引發生育率下跌的擔憂。

大陸去年結婚登記對數暴跌,路透引述旅美大陸人口專家易富賢指,即使二○二○年因為新冠疫情,結婚率也僅下降百分之十二點二,形容這次是「史無前例」,且去年結婚對數還不到二○一三年的一半。他示警,此趨勢若持續下去,北京當局的政治和經濟雄心將因其人口結構的致命弱點而遭破壞。

趕生龍寶寶 前年一度回升

事實上,大陸結婚登記數近年持續下滑。二○一三年,大陸結婚登記量為一三四六點九萬對,但自二○一四年開始逐年下降,二○一九年跌破一千萬對大關,二○二一年跌破八百萬對大關,二○二二年跌破七百萬對大關,而二○二三年因疫後結婚潮及隔年「龍寶寶」效應,回升至七六八萬對,但二○二四年再度下探。

大陸人口專家何亞福分析,原因一是疫情後的補償結婚效應已趨結束;二是去年農曆年是所謂的「無春年」(即沒有立春節氣的一年),有迷信說法認為這樣的年份不適合結婚;三是年輕人口減少;四是因為結婚成本過高、婚姻觀念改變等原因,年輕一代未婚比例上升。

養不起孩子 民眾普遍心聲

大陸網友昨紛留言評論說:「生活這麼累,哪還有勇氣結婚」;「不靠父母的話根本買不起房,結婚也是一大筆費用」;「結了婚也養不起孩子」等等,都獲得廣大迴響。

長期以來,人們將結婚和生育興趣下降,歸咎於大陸兒童保育和教育成本過高。此外,過去幾年經濟成長乏力,導致大學畢業生很難找到工作,即使找到了工作,他們也對自己的發展前景感到不安。

陸媒則指,大環境太「卷」(過度競爭)是造成年輕人不婚的主因之一。官方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減輕結婚生育和養育成本,減輕年輕人的生活和工作壓力,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美國之音指,大陸經濟情勢差,年輕人面臨減薪、裁員,或甚至根本找不到工作的情況,完全沒有結婚念頭,因為婚後還得面臨雙方父母與孩子的經濟負擔。而大陸社會始終未解決男女地位平等問題,天價聘金、買房成為結婚入場券等畸形文化,也是年輕人不婚的原因之一。

人口連三降 陸方迫切問題

路透認為,對大陸當局而言,提高人民結婚生子的意願已是迫切的問題。大陸雖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國,但人口老齡化問題將減弱經濟活力。去年大陸總人口數十四點○八億,已是連續第三年下降。

大陸民政部八日發布的二○二四年第四季度民政統計數據還顯示,去年離婚登記數為二六二點一萬對,較前一年增加二點八萬對,上升約百分之一點一。

年輕人 結婚

延伸閱讀

大陸研究船航入內水 菲律賓派船艦監控

士兵被爆有大陸身分證 海軍將協助其保留中華民國籍

李彥秀不捨家人美國住宅遭肉搜落淚 高嘉瑜酸:該哭是買房辛苦年輕人

陸對美關稅生效日 陸貿促會帶逾30間陸企赴哈薩克簽新單

相關新聞

河南鄭州雙層公車撞隧道 車頂被「削平」畫面曝光

大陸河南鄭州一輛雙層公車,11日穿越隧道內發生驚險一幕,因誤入地下道輔道撞擊涵洞,整輛車頭上半部遭「削平」,碎片散落車後...

經濟低迷 陸去年結婚創45年新低

中國大陸民政部最新統計數據,去年大陸結婚登記數為六一○點六萬對,相較二○二三年,減少一五七點四萬對,銳減約百分之廿點五,...

疫情向中國索賠?美印義都來求償

在2020年全球疫情大爆發的時候,受害嚴重的其他國家如義大利、印度等,也都有就疫情向中國提告的案例出現

濟南罕見暴雪山東航空仍起降 網友驚呼堪比戰鬥機

綜合陸媒報導,3月2日,濟南出現罕見暴雪,導致濟南機場部份航班延誤。但山東航空仍然正常起落,引發網友感歎:「山東航班真的堪比戰鬥機」。

方大同離世…最後自拍照未見病容 死訊前12小時歌迷收到親簽賀卡

神隱多時去年曾宣布復出的歌手方大同,其自創音樂品牌在3月1日中午發聲明,指方大同於2月21日早晨離世,享年41歲。翻查其社交網,方大同在2月...

大陸工信部換將 遼寧省長李樂成接任部黨組書記

大陸高層官員傳出異動,最新消息顯示,遼寧省長李樂成調任中共工信部黨組書記,原黨組書記金壯龍則免去兼任的職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