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東南亞詐騙園區內幕!升職機制曝「愈接近高層身上愈乾淨」 3手法誘騙豬仔

東南亞詐騙園區宛如隱祕「黑箱」,不時有港人稱遭「賣豬仔」到東南亞做詐騙工作,亦有不少港人受網騙招致損失。香港中文大學犯罪學國際研究團隊一直深度追蹤詐騙活動發展,訪談了逾20名園區參與詐騙的工作者,拆解詐騙園區的運作及詐騙手法、以及「賣豬仔」伎倆。
明報報導,美學者肖景嘉表示,園區內的詐騙公司設有「升職機制」及階層,與一般企業無異,不同園區之間對「豬仔」明碼實價,各人「身價」由數千到數萬港元不等。
「豬仔」正式做詐騙工作後,會變為「狗推」,「狗推」通常每月可收到折合約9000(港元,下同,約1155美元)的「工資」,業績優秀的「狗推」可「晉升」為「組長」,服務園區的小老闆「盤總」;「盤總」一年收入通常在210萬(約27萬美元)到2000萬(約257萬美元)不等,甚至可自由進出園區。
報導指出,肖景嘉強調,亦有緬甸當地人在園區工作,「就像正常上下班一樣」,部分當地人有參與不法行業運作,部分人則為園區提供消閒娛樂服務。
為了讓園區能立足當地,園區老闆會向當地軍閥及民兵組織繳納「物業費」,尋求武裝勢力的庇護。肖景嘉表示,當地政權與園區的關係複雜,亦非一成不變,受到國際社會壓力影響,「有時候武裝勢力也會掃蕩他們(園區)」,他舉例中方向泰緬政府施壓,當地便有掃蕩行動。
報導說,肖景嘉強調,園區的幕後老闆通常處於匿名狀態,掃蕩通常對他們威脅有限,他形容,愈接近園區高層,「身上就愈乾淨」,風險通常由底層從業者即「狗推」和「豬仔」承擔。
中大犯罪學及國際研究團隊深度訪談20多名園區工作者,揭露「賣豬仔」手法,當中主要透過3種手法誘騙人到東南亞,包括借貸陷阱令債仔參與詐騙、挾持參與走私帶貨者到當地,及找中介人以高薪工作為名誘騙「豬仔」到東南亞。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