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檢調兵多路國民黨基隆市黨部也被搜索 鎖定偽造連署案

南韓驚傳校園攻擊!高2生持刀砍校長釀重傷 書包藏多把菜刀鐵鎚

幫小孩製作「柯南麻醉手錶」玩具被陰!媽媽被瞄準「衰變成攻擊目標」

各省年飯比一比 浙江「年糕泡飯」被質疑:能吃嗎?

浙江的年糕泡飯。(取材自小紅書)
浙江的年糕泡飯。(取材自小紅書)

一到春節,各地省飯又重出江湖,網友們紛紛在社交平台上曬出自家飯桌上的常駐菜色,展開一場北方餃子和南方年糕的「省飯」大戰。浙江省飯「年糕泡飯」憑藉新奇配方和簡單製作方式殺出重圍,不少人質疑「救命這真的能吃嗎?」

瀟湘晨報報導,浙江人過年必吃的年糕泡飯,做法是在鍋裡水燒開後倒入剩飯,然後把切好的年糕和青菜放進去,煮一會後加鹽,在用味精調味的同時不忘記放入靈魂佐料─豬油,一道霸屏浙江過年必吃榜的料理就完成了。

浙江省飯「年糕泡飯」震驚其他省份的網友。(取材自小紅書)
浙江省飯「年糕泡飯」震驚其他省份的網友。(取材自小紅書)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浙江網友發布年糕泡飯的製作過程,向大家推廣這道年味,但其他省的網友似乎並不埋單。有人說自己皺著眉頭看完全程,還有人問「這真的能吃嗎?」

影音來源:运营今天吃什么

而每天都出現在餐桌上的年糕泡飯也讓在地人崩潰,一名女網友發文表示自己過年回家期間瘦了,因為一看到年糕就喪失食欲,還許願希望以後年糕能限量發售。

被固定菜單支配的無力各地都有,各大評論區都出現了「初一吃到初八」的言論,返鄉遊子從一開始被「家的味道」感動,到最後崩潰大喊「根本躲不過」。

福建網友的省飯是從大年初一登場的,如果早上起晚了,立馬會收獲一碗繁殖速度驚人的線麵。「去親戚家拜年也要吃,因為這個我已經不想出門了。」

山東女網友則曬出一盤餃子表示同情,「它雖然不會繁殖,但是大人會不斷地說,再吃個,再吃個,你才吃幾個,你都沒吃幾個,再吃個啊再吃個,吃完一盤還有一盤。」新疆網友說「一星期十頓以上吃拌麵」,炸出了吃常德牛肉粉的湖南網友。

常德網友初一早上吃牛肉粉。(取材自小紅書)
常德網友初一早上吃牛肉粉。(取材自小紅書)

廣東網友更PO出一張白切雞的圖,輕鬆詮釋了廣東人春節期間的味蕾體驗:白切雞,從初一吃到初八。

廣東網友曬圖,稱從初一吃到初八都在吃白切雞。(取材自小紅書)
廣東網友曬圖,稱從初一吃到初八都在吃白切雞。(取材自小紅書)

有網友提議下次「可以換省去別人家過年」,換著吃省飯,或許就不會出現被支配的情況,還能嘗到各地美食。專家則提醒,吃剩的年菜應及時冷藏,要吃時務必徹底加熱,避免食物中毒,但最重要的是應適量準備食材,不僅可吃得健康,也不會每年都上演省飯吃不完的崩潰戲碼。

相關新聞

河南鄭州雙層公車撞隧道 車頂被「削平」畫面曝光

大陸河南鄭州一輛雙層公車,11日穿越隧道內發生驚險一幕,因誤入地下道輔道撞擊涵洞,整輛車頭上半部遭「削平」,碎片散落車後...

經濟低迷 陸去年結婚創45年新低

中國大陸民政部最新統計數據,去年大陸結婚登記數為六一○點六萬對,相較二○二三年,減少一五七點四萬對,銳減約百分之廿點五,...

對大S逝世進行炒作、造謠且屢犯不改 抖音永久封禁張蘭、汪小菲帳號

藝人大S在日本猝逝後,其骨灰日前由妹妹小S與姐夫具俊曄以私人包機方式護送回台。不過網路上卻出現包機費用由大S前夫汪小菲負...

小米遭爆要求員工「每天工作15小時」 請假未加班補回恐被勸退

日前,小米被曝要求員工日均工作時長不得低於11.5小時,低於8小時需要提交說明,而工作時長排名靠後的員工更要被約談、甚至勸退,相關話題引發廣泛關注。對此,小米方面尚未作出回應。 據《九派新聞》報

買來的「中華秩序」:中共的強國外交,揮霍多少經濟和人命代價?

中共的外交政策讓中國人民付出的代價,與其國內政策的代價是一樣的沉重可怕。數以千萬計的中國人喪生在1946-1950年的中國內戰、1959-1963年的大饑荒(在許多地方是1958-1965年)、1966-1977年的文化大革命,從1940年代到2020年無數的政治運動、清洗和「嚴打」之中,以及過去幾十年管理不善或人為的諸多災難和流行病之中。

分秒無誤來到人間!陸「世紀嬰兒」千禧年0時0分出生 今卻驟逝僅活1/4世紀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24日,在大陸被稱為「世紀嬰兒」的女孩千千母親發布訃告稱,2000年0點0分出生的千千已經去世,得年2...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