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曾說「生活給我一拳」…江坤俊突宣布最後門診日 未來新動向曝光

嚇死人!日本岐阜多處突現「動物頭顱斷肢」 居民心驚:不敢深夜外出了

打敗業務主管、工程師 獵才第一名職務讓人力銀行驚訝

「我的錢做不了主?」中銀行「提款難」 要證明、還限額

為了防詐騙,中國許多銀行在民眾取款時會多加詢問資金來源或用途,但繁瑣的過程引發民怨。圖為中國銀行。(中新社資料照片)
為了防詐騙,中國許多銀行在民眾取款時會多加詢問資金來源或用途,但繁瑣的過程引發民怨。圖為中國銀行。(中新社資料照片)

為加強反詐騙措施,中國銀行取款新規不斷出台,卻也造成許多民眾的困擾。有些銀行在轉帳額度設限,有的要求存戶提供派出所開具的資金來源證明,民眾認為這些措施過於繁瑣,可能侵犯合法取款權。

綜合自由亞洲電台、極目新聞等媒體報導,近日中國各地頻繁發生民眾赴銀行取款與工作人員發生爭執的事件,相關話題也在網路上熱議。廣東東莞一名大叔在辦理取款業務時,被銀行要求提供資金來源,大叔當場質問:「為什麼我的錢我做主不了?這些錢是我兒子從上海匯過來的,現在我想轉回去行嗎?我的錢現在要匯回去不行嗎?」

遼寧瀋陽一名網友則遇到在使用農行卡繳納房租時存款無法轉帳,到網點取丈夫剛轉進去的5000元,被銀行要求證明打款人是誰,後又要求需她丈夫到現場處理,還要提供戶口本、身份證、結婚證等材料,才能證明兩人的夫妻關係。另外,河北一名女子去銀行取錢給丈夫看病,則被銀行詢問「住哪家醫院哪個科」,還打了好幾通電話核實。

除了取款時被百般詢問,銀行在轉帳額度上也做了限制。江蘇徐先生說,他的孩子需要繳學費,銀行卻在手機銀行設置了每天轉帳低於5000元的限額,「我小孩子上學要交學費,7000多元都轉不了」。

銀行為了金融安全而實行的繁瑣舉措引發社會廣泛質疑,民眾認為侵犯了自己合法的取款權,銀行方面表示,此舉是為加強反詐騙措施,確保客戶資金安全。對此,網民評論道:銀行不應該讓客戶去證明錢的來源,而是應該由銀行去證明這個錢合不合法。

江蘇陳先生認為,銀行之所以限制居民取款,是銀行現金量不足,「原來是限制5萬以上,現在可能有降低了,我估計銀行現金不多,現在經濟不景氣,超市、大商場顧客購買力都沒有了,營業員比顧客還多。」也有人批評銀行此舉是為了減少資金流失而採取的不當手段,更質疑存款時手續簡便,但取款卻需層層審批,這是否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中「存款自願、取款自由」的原則?

南方都市報日前發表社論,討論近期因銀行反詐措施導致儲戶資金操作受限的案例,指出儲戶對其資金的自由支配權受法律保護,銀行不能以「反詐」為名隨意限制儲戶對帳戶的正常操作。社論強調,銀行在協助反詐的同時,應優化技術和流程,避免大面積誤傷普通客戶。

相關新聞

老公送女網紅禮物...孕妻阻止竟遭夫踹肚到瘀青!警方僅批評、惹網炸鍋

湖南長沙一名孕婦,因阻止丈夫為女網紅送禮物,竟遭遇家暴,孕肚被腳踢至瘀青。目前,當地警方已介入調查,對涉事狠夫進行批評教育。

不孕女想當媽...打排卵針竟懷「9胞胎」!風險太大引產、夫妻將追責醫院

江西南昌一名25歲侯姓女子因不孕打排卵針促懷孕,意外懷上九胞胎,決定接受減胎手術。當事人在社交平台宣布,經過第二次手術後,最終留下兩胎。檢查報告顯示,留下的2個孕囊均見原始心管搏動。

擺脫韓越爭奪 陸成功申遺春節

中國大陸申報「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於當地時間四日在巴拉圭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

放棄光鮮亮麗工作!前空姐回老家養豬「臭到醃入味」 短影音爆紅月入90萬

黑龍江伊春1997年出生的楊顏西曾做了5年空姐,因照顧生病的父母決定辭職回家接手養豬事業,閒暇之餘拍攝短影音記錄她的養豬...

陸男星赴泰拍戲「緬邊境失聯」!知情演員曝行蹤:在詐騙園區被剃頭

大陸男演員星星(原名王星)曾參演陸劇《玫瑰的故事》、《狐妖小紅娘月紅篇》、《獵罪圖鑒 II》等電視劇集,日前赴泰國拍戲,...

海棠耽美作家抓捕案:多位中國作者遭重判,與警方「遠洋捕撈」的執法醜聞

中國近期有多達50位網路作家遭跨省逮捕、判刑數年,只因她們在台灣網路平台「海棠文學城」寫作的耽美文學受歡迎,判刑最重者高達5年。這個量刑甚至高於部份中國刑法規定的強姦罪,引起輿論爭議。中國公安近年「遠洋捕撈」的異地執法醜聞層出不窮,如今將手伸向伺服器設於台灣的平台、打壓女性作者與同性戀文化,凸顯出中國在經濟下行危機當中,「逐利性執法」的嚴重隱憂。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