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為選罷法爆衝突…傅崐萁遭控咆哮飆罵 韓國瑜幫緩頰吐這句

監視器畫面曝光!陳梅慧國道遇死劫 前方回堵後方休旅車直撞上

福建拋新一波對台措施 學者分析:軟硬兼施難有效果

大陸福建省今天公布新一波對台措施,包括提供台灣民眾開設證券帳戶便利性、鼓勵台灣護理人員前往就業等。示意圖/ingimage
大陸福建省今天公布新一波對台措施,包括提供台灣民眾開設證券帳戶便利性、鼓勵台灣護理人員前往就業等。示意圖/ingimage

中國大陸福建省今天公布新一波對台措施,包括提供台灣民眾開設證券帳戶便利性、鼓勵台灣護理人員前往就業等。學者認為,中共對台軟硬兼施,不過措施內容對於台灣民眾難有吸引力。

福建29日發布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第3波措施,涉及4領域、計17條,包括提供台灣民眾開設證券帳戶便利性、鼓勵台灣護理人員在福建就業等。

致理科技大學國際貿易系副教授張弘遠29日對中央社剖析,中共一方面透過軍演威嚇壓制台灣主權;另一方面又由肩負兩岸融合任務的福建釋放出對台灣民眾「示好」訊息,本質是統戰手段。

張弘遠指出,這波措施巧妙地結合了統戰目的與自身政策需求。中國大陸經濟欠佳,資本市場需要更多外來資金,鼓勵台灣民眾前往開設證券帳戶,切合鼓勵外來熱錢的目的;期盼台灣護理人員前往就業,也順應了醫療改革大背景。

他認為,台灣民眾前往對岸大多會選擇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這波措施不太可能有實質效果。在「聯合利劍—2024B」軍演後,中共傳遞「示好」訊息,目的在於不讓台灣民眾過分恐懼兩岸情勢,進而發揮分化台灣內部意見效果。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成員王智盛對中央社表示,中共對台持續採取軟硬兩手、區隔處理,福建在這個時間點拋出新一波對台措施,可以視作其對於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於15、16日赴福建考察談及兩岸融合的呼應,「看起來福建在趕KPI進度」。

王智盛認為,這波新措施沒有什麼新意。中國大陸經濟不佳是眾所周知的,外資退出、股市也退燒,鼓勵台灣民眾前往開設證券帳戶難有吸引力;中國大陸薪資水準、工作環境恐也難成為吸引台灣護理人員前往就業的誘因。

王智盛表示,這波對台措施難有實質效果,不過看得出中共正試圖營造出一種台灣民眾可以與當地民眾有同等居民待遇的氛圍,不排除後續會再陸續盤點其他行業別,鼓勵台灣民眾前往就業。

中共 福建

延伸閱讀

福建再推兩岸融合政策涵蓋4方面 「對台金融合作」備受矚目

114二技統測11/27開放報名 共同、護理類別限擇一報考

福建招手台護理人員 有養老機構經驗每年最高獎4.5萬

114學年二技統測簡章公告 共同類、護理類限擇一報考

相關新聞

擺脫韓越爭奪 陸成功申遺春節

中國大陸申報「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於當地時間四日在巴拉圭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

五月天上海演唱會引發地震?陸專家建議別唱這三首歌

五月天演唱會會引發地震?據上海《澎湃新聞》報導,五月天「回到那一天」演唱會19日繼續在上海體育館舉行,開場時主唱阿信告訴...

UNIQLO不放棄中國市場,為何又說「不用新疆棉」?

日本平價服飾品牌Uniqlo創辦人兼執行長柳井正,在《BBC》11月28日的訪問報導中指出其公司「不會使用新疆棉」。

報復社會沒完沒了?中國「安全感」問題怎解

接連的「報復社會」攻擊事件頻傳,也引發了中國民眾對人身安全的焦慮;與此同時中國的地方基層卻傳出,開始排查「四無五失人員」...

支付寶崩了!付款問題頻傳,雙11最終日盛況不再

「在雙11這天,支付寶崩了。」中國在今天11月11日是俗稱「雙11」購物節的最後一天,儘管隨著中國整體經濟和消費力的下滑,昔日的雙11爆買熱潮已經明顯消退,但目前依然是各家電商業績衝刺的季節。不過就在今天上午,中國廣泛使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寶——突然發生大當機,導致許多用戶無法正常付款、被重複扣款、甚至無法直接提取現金。微博上頓時出現熱門關鍵詞「支付寶崩了」,引發大批網友的發文抱怨與求援。

愛國愛黨的報導有獎:中國記者節頒發的「中國新聞獎」?

「在世界最大的囚禁記者之國,舉行記者節、頒發新聞獎。」今天11月8日是中國的記者節,在前一夜中國記者協會率先公布了「中國新聞獎」,在獲獎的376件作品裡,第一個特別獎項頒給「習近平全票當選中國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的報導。在數量眾多的獲獎報導中,幾乎都是關於習近平的動態與政治講話、歌頌黨國施政,也有若干涉及統戰台灣的新聞內容。諷刺的是,歡慶記者節的中國,目前仍是世界上囚禁最多記者的國家——根據無國界記者組織的統計,2024年已知至少還有112名新聞工作者被囚、中國的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全球倒數第9。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