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就業放鬆監管 中國補教業經歷3年打擊後回溫

中國自2021年起實施教育「雙減」政策3年,嚴厲打擊補教業。路透社報導,如今中國為了促進就業,正默默放鬆對補教業的監管力度,今年上半年發放的補習班許可證數量上升11.4%。

路透28日報導,據8名產業人士和2名分析師指出,雖然政策上未正式承認改變,但現在中國官方對補教業發展採取默許態度,支持創造就業機會。

2021年7月,中國官方發布「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雙減)的意見」,規範補習的時間及指導價,強力限縮補教業者發展,造成大量從業人員失業。同年底,教育部即表示,學科類補教業被壓減了8成以上。

路透報導指出,該舉措使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和好未來教育集團等補習機構市值蒸發數十億美元,並導致萬人失業。在此之前,中國補教業估值約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2兆元),前3大企業共雇用超過17萬名員工。

報導引述中國家長李小姐指出,她在雙減政策實施後仍繼續為兒女報名一對一數學輔導和線上英語課程,而最近幾個月,補習班的營運比2021年以來更加公開了。她說,政策剛頒布時,輔導機構上課會拉上窗簾,而最近不再這麼做了。

荷蘭國際集團(ING)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宋林(Lynn Song)表示,中國不太可能承認打壓「有點過頭」,相反地,他認為會「默默放鬆監管力度」。

他說,「整體政策環境已從限制轉向支持,因為現在的主要目標是穩定。」他並補充,補教業應該會從整體政策環境轉變中獲益。

報導指出,另有兩名負責監管事務的大型補教業高層表示,近幾個月,政府正在加速放鬆打擊力度,最顯著的變化是中國國務院8月將教育服務納入刺激消費的20條措施當中。此舉提振上市教育公司的股價。該時間也與1100萬名大學畢業生進入就業市場的時機吻合。

這兩位高層表示,自8月以來他們從中國官方收到的訊息是,補教業仍將受到嚴格監管,但只要業者不違反對核心學科教學的限制,就會有更廣闊的合法經營空間。

報導引述研究公司Plenum China數據,今年1到6月,課外營利補習班的有效許可證數量上升了11.4%。同時,根據年度報告和就業平台顯示,新東方和好未來等補習機構今年已招聘數千個職位,學校數量也有所提升。

報導還指出,官方放鬆監管另一個原因是,中國私人補教業在過去3年雖有所減少,但仍以各種形式存在。補習班通常會重新設計課程以規避限制,或用隱晦詞彙來推廣,例如將數學相關課程稱為「邏輯思考」,英文課則改為使用英語教授的科學相關課程。

在補教業遭打壓的同時,一對一家教蓬勃發展。報導引述上海家長楊小姐指出,政策轉變迫使家長得選擇每堂課人民幣800元(約新台幣3500元)的私人家教,或是自己花時間幫助孩子學習。她說,「如果雙減政策持續下去,富人和其他人之間的學業差距會變得更大。」

失業 新東方 補習

延伸閱讀

114學測明日起報名 預報28度以上開放試場冷氣

家教學生在她面前自慰 因只有2人獨處不敢說破…網點頭:嚇到手抖

苦練數學有用嗎?他嘆狂算題目成績仍沒進步 網1句話揭露血淋淋現實

雲林這家補習班店名僅8個字 Google導航唸18秒才念完

相關新聞

老公送女網紅禮物...孕妻阻止竟遭夫踹肚到瘀青!警方僅批評、惹網炸鍋

湖南長沙一名孕婦,因阻止丈夫為女網紅送禮物,竟遭遇家暴,孕肚被腳踢至瘀青。目前,當地警方已介入調查,對涉事狠夫進行批評教育。

不孕女想當媽...打排卵針竟懷「9胞胎」!風險太大引產、夫妻將追責醫院

江西南昌一名25歲侯姓女子因不孕打排卵針促懷孕,意外懷上九胞胎,決定接受減胎手術。當事人在社交平台宣布,經過第二次手術後,最終留下兩胎。檢查報告顯示,留下的2個孕囊均見原始心管搏動。

擺脫韓越爭奪 陸成功申遺春節

中國大陸申報「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於當地時間四日在巴拉圭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

五月天上海演唱會引發地震?陸專家建議別唱這三首歌

五月天演唱會會引發地震?據上海《澎湃新聞》報導,五月天「回到那一天」演唱會19日繼續在上海體育館舉行,開場時主唱阿信告訴...

UNIQLO不放棄中國市場,為何又說「不用新疆棉」?

日本平價服飾品牌Uniqlo創辦人兼執行長柳井正,在《BBC》11月28日的訪問報導中指出其公司「不會使用新疆棉」。

報復社會沒完沒了?中國「安全感」問題怎解

接連的「報復社會」攻擊事件頻傳,也引發了中國民眾對人身安全的焦慮;與此同時中國的地方基層卻傳出,開始排查「四無五失人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