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將「石鍋拌飯」列文化遺產 惹怒南韓外交部、學者

說到南韓美食,許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石鍋拌飯」。然而,繼2021年石鍋拌飯被納入吉林省省級無形文化遺產後,如今百度百科更新石鍋拌飯介紹,也將石鍋拌飯歸為大陸朝鮮族「特有」米飯料理。對此,南韓外交部20日批評,大陸吉林省於3年前將石鍋伴飯列入無形文化遺產是「扭曲歷史」。
綜合《朝鮮日報》、《每日經濟》韓媒報導,吉林於2021年,承認「第五次無形的文化遺產共有65項」,其中石鍋拌飯的調理方式竟被視為「朝鮮族石鍋拌飯製作技藝(烹調技術)」,列入其無形文化遺產。
報導稱,南韓政府對上述消息一直不知情。南韓國家遺產廳關係人士指,已掌握大陸國家級無形文化遺產中,與南韓傳統文化類似的項目。但石鍋是被列入大陸的地方級遺產,因此直到現在才得知此事。
據了解,石鍋拌飯目前並未被南韓登錄為國家無形遺產,僅全州拌飯在2008年被指定為全羅北道地區的無形財產。
南韓外交部20日指,這類涉及南韓文化認同的問題,可能會對兩國民眾間的友好情感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呼籲中國應持續努力,避免因為這些問題破壞雙方的關係。
網路媒體《香港01》引述南韓誠信女子大學教授徐坰德對此表示,「中國今後也會以『朝鮮族』的名義,企圖掠奪韓國文化,呼籲政府盡快擬定對策」。
而百度百科的第一段文字中說明「石鍋拌飯」是韓半島乃至大陸東北地區的黑龍江、吉林、遼寧等朝鮮族特有的,兩年前搜索的時候沒有加入「朝鮮族」這個詞,可見加入「朝鮮族」與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不無關係。
星島日報指出,據大陸「無形文化遺產法」,地方政府只要提出申請就能將省級無形文化遺產升等為國家級。成為國家級無形文化遺產後,被登記為UNESCO世界無形文化遺產的機率就會大幅提升。
據了解,大陸2008年將南韓的農樂舞登記成「朝鮮族農樂舞」,指定為國家級無形文化財產後,2009年就登記為UNESCO世界無形文化遺產。
相關消息在大陸網上引發廣泛討論。有大陸網友在微博上評論,「石鍋拌飯我從小就吃,這的確是我國朝鮮族的美食之一啊,韓國人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還有人說,「石鍋拌飯我從小吃到大,絕對是中國傳統美食」,「中韓石鍋拌飯是有差別的,中國的辣白菜用的是國產的,而韓國都用進口的」。
此外,還有網友把台灣也扯進來寫道,「台灣滷肉飯也記得申遺(申請文化遺產),晚了小心韓國(申請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