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大陸客怕物價貴自備乾糧 來港後觀感驚人反轉:被自己無知嚇倒了

物價貴或許是很多人對香港的固有印象。有內地網民在小紅書分享來港旅遊經歷,她怕消費高昂而自備乾糧來港充飢,希望做到「不買不喝」,當看到餐廳及商店價錢牌時更大為震撼,但經了解後才發現原來是一場誤會,「被自己的無知嚇倒了」,直言香港物價「可以接受」,而且大讚體驗良好。
該網民在社交平台小紅書發文,指日前來港一日遊,起行前一直有個概念,就是香港物價很高,「能不買不吃就不買不吃」,因而帶備了2瓶水、吐司麵包及餅乾隨行。樓主到達香港後,沿路很注意商店的價格,只見「一個車仔麵$50、一條普通褲子$79、一雙鞋$399」,令她更加震驚,「1美元換成人民幣大約要7.8元,豈不是,麵350元,褲子500+元,鞋子2800+,媽呀」。
殊不知她網上搜尋一下,才發現自己一直誤會了價格上的貨幣符號,以為是美金,「原來香港這邊的『$』就是指港幣」。誤會解開後,手頭隨即沒那麼緊,樓主決定走進冰室享用一份豐富的常餐,包括粉麵、滑蛋、餐包和飲料,都只是42元,令她對香港的觀感大反轉,「這個物價其實還是可以接受的,港幣也挺好看」。
她還大讚香港的優點,包括大廈很高、商店冷氣舒服、地鐵乾淨等,而且酒店繁多,「目前體驗感良好」。
帖文引起網上熱議,有網民表示不理解樓主為何會有此誤會,但亦有人解釋因港元和美元符號很相似,自己亦曾搞不清。有網民則認為在港吃喝不貴,「主要貴的是出行和住宿,吃的方面其實還好」,又認同香港商場的冷氣確實很足夠,「基本上很凍,怕冷真的要帶個外套,有次去看電影冷到縮成一團」。
延伸閱讀:
港男買136元叉雞飯「受氣」怒轟燒味店拒收一角錢 法例原來這樣解釋…
趕客?人氣冰室拒收5角錢1句寸爆港男絕招KO 網友:自己搞死自己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