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遭男友趙駿亞毆打!吳婉君委託律師聲明 痛陳被家暴:難以消除的夢魘

藍營兩公投案逕付二讀 柯建銘暴怒亂敲拐杖疑噴零件砸徐巧芯

陸碩博士不再吃香?求職錄取率首度低於學士生

一項最新調查顯示,碩博士畢業生在大陸職場已不如學士畢業生吃香。(中新社)
一項最新調查顯示,碩博士畢業生在大陸職場已不如學士畢業生吃香。(中新社)

官方數據顯示,4月大陸全國城鎮不包含在校生16至24歲勞動力失業率為14.7%,較1月略高0.1個百分比。同時,在研究生擴編、人力供過於求,以及大陸企業積極「降本增效」,對招聘碩博生的意願降低等因素影響,一項調查顯示,大陸碩博畢業生求職錄取率為33.2%,首次低於學士畢業生的錄取率43.9%。

經濟觀察網指出,近來在大陸,與同類院校本科生就業相比,研究生就業開始出現反常的情形,特別是在非「雙一流」的高等院校當中,這些學校的研究生沒有好學校的光環,學歷又處在金字塔頂部,也是整個碩士研究生教育體系中的大多數。

大陸求職網站「智聯招聘」3月下旬至4月中旬就2024年應屆畢業生研究形成的「大學生就業力調查報告」顯示,今年非雙一流本科院校的碩博畢業生求職錄取通知獲得率為33.2%,較去年下降17個百分點,同時,也低於大學畢業生的錄取通知獲得率43.9%。

智聯招聘執行副總裁李強表示,「這是先前從未出現過的現象」,長期觀察,碩博的求職進度一直都好於學士,直至今年才呈現學士更好的態勢。而此態勢在非雙一流大學院校中更為明顯,去年非雙一流大學院校碩士的錄取通知獲得率為50.5%,高於非雙一流大學院校學士的46.6%。

國企下屬的中型水務公司總經理認為,招募幾年應屆生,「寧花5,000元(人民幣,下同)/月招本科生(學士)、不花7,000元/月招研究生」成為他的經驗之一。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則表示,「從經濟發展現狀看,目前碩博士的人才供給尤其是學術性的碩博士已經超過了社會需求。」

李強稱,面臨不確定的宏觀環境,企業更傾向於「降本增效」。他坦言,大陸社會目前中小微企業在吸收新增就業中扮演著「主通路」的角色。由於資源和預算的限制,他們可能更傾向於招聘成本較低的大學畢業生。

經濟觀察網還提到,企業招募研究生意願降低的同時,整個就業市場卻迎來前所未有的龐大研究生族群,顯示擴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2020年3月大陸教育部提出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2019年至2023年,研究生數量從近800萬人漲至1,100餘萬人,目前仍以每年超過100萬人的速度走升。

此外,數據顯示,2024屆碩博畢業生的期望月薪(人民幣1萬2,083元)遠高於大學生的期望月薪(6,898元)。科銳國際校園招聘業務總監安慶指,「現實環境與心理落差導致研究生們在求職時高不成低不就,但隨著待業研究生增多,加上新一屆研究生進入就業市場,研究生就業壓力會如滾雪球般進一步擴大。」

熊丙奇則稱,受社會唯學歷論的導向影響,大量大學生潛意識裡認為考研後就能獲得更好的發展前景。但現在必須結合現實的社會需求來確定人才培養規模,否則必然導致碩博士就業形勢進一步嚴峻、學歷進一步貶值。

大學生 求職

延伸閱讀

李強抵首爾 法媒:中日韓峰會擬避開棘手問題

陸學者:台灣恐沒下次大選了 越往後台灣選擇餘地越小

中日韓領袖峰會下周舉行 4年冷淡關係可望破冰?

馬斯克會李強後 中國宣布特斯拉4數據安全合規

相關新聞

河南鄭州雙層公車撞隧道 車頂被「削平」畫面曝光

大陸河南鄭州一輛雙層公車,11日穿越隧道內發生驚險一幕,因誤入地下道輔道撞擊涵洞,整輛車頭上半部遭「削平」,碎片散落車後...

經濟低迷 陸去年結婚創45年新低

中國大陸民政部最新統計數據,去年大陸結婚登記數為六一○點六萬對,相較二○二三年,減少一五七點四萬對,銳減約百分之廿點五,...

對大S逝世進行炒作、造謠且屢犯不改 抖音永久封禁張蘭、汪小菲帳號

藝人大S在日本猝逝後,其骨灰日前由妹妹小S與姐夫具俊曄以私人包機方式護送回台。不過網路上卻出現包機費用由大S前夫汪小菲負...

「哪吒2」領跑春節檔…爆棚破17紀錄!有戲院1天排99場

2025年春節檔票房再創新高,卻上演「一個人的武林」,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下稱哪吒2)」票房突破31億元(人民幣,下同...

陸春運遇暴雪 開車12小時走百公里

農曆春節將至,大陸春運昨天出現春節前客流最高峰,北京、上海、成都等各地火車站高鐵站機場等均人滿為患。但也有不少自駕的車主...

老公送女網紅禮物...孕妻阻止竟遭夫踹肚到瘀青!警方僅批評、惹網炸鍋

湖南長沙一名孕婦,因阻止丈夫為女網紅送禮物,竟遭遇家暴,孕肚被腳踢至瘀青。目前,當地警方已介入調查,對涉事狠夫進行批評教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