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捲雙重國籍風波!吳欣盈強調「我已放棄美國籍」 喊這時間點見真章

2023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 台北市勇奪冠軍!其餘縣市排名曝光

亞錦賽/棒協希望開放單場4萬人 但「我們不是房東」

吸外國客 陸推「區域性入境免簽」

大陸多地為吸引外國遊客推出團客免簽、優化通關措施,圖為外國觀光客在福州三坊七巷景區遊玩。(中新社)
大陸多地為吸引外國遊客推出團客免簽、優化通關措施,圖為外國觀光客在福州三坊七巷景區遊玩。(中新社)

中國大陸自今年三月逐漸解除邊境管制,但到訪的境外遊客數量卻遠未達到疫情前的水準,這也影響了大陸經濟復甦力度。因此,大陸官方十月起在各地推行「區域性入境免簽」政策,希望吸引更多境外旅客,例如港澳外國團客入境廣東可享六天免簽;上海郵輪團赴沿海省分及北京,可享十五天免簽;廣西桂林對東協十國團客入境實施六天免簽;海南則對五十九國遊客入境實施卅天免簽等。

今年以來外國遊客赴中國大陸人數銳減,華爾街日報披露,今年第一季,中國大陸旅行社接待入境旅遊人次只有五點二萬人次,相比疫情前的二○一九年第一季,當時高達三七○萬人次,差距懸殊。另據上海統計局資料,今年上半年總計入境的外國人數量為七十五點六萬人,降幅也超過六成。

為提振外國遊客赴大陸熱度,大陸國務院日前發布「關於釋放旅遊消費潛力推動旅遊業高品質發展」三十條措施,其中明確加強入境旅遊工作,優化簽證和通關政策。

大陸公安部、國家移民管理局則推出「區域性入境免簽」政策,分由各地推動,政策措施各有不同。

大陸官方發布,凡屬與大陸建交國的外國公民,經在香港、澳門合法註冊旅行社組團(二人以上),並從港澳進入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等廣東「大灣區」九市,以及汕頭市旅遊,只要持普通護照,即可免簽停留一四四小時(六天),但須團進團出。

而二人以上的外國旅遊團,經由大陸境內註冊的旅行社組織、接待,並從上海郵輪口岸入境,整團可隨著郵輪前往北京市,以及沿海省市的上海、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區內郵輪靠泊港口所在城市及其周邊城市,免簽停留十五天。

此外,來自東協十國、經旅行社組織接待的二人以上旅遊團,可免簽入境廣西桂林,並停留一四四小時。而從俄羅斯、美國、日本等五十九國入境海南省旅遊,可享卅天免簽,但活動範圍限定在海南省。

除了上述擴大開放措施,大陸公安部、國家移民管理局表示,將在會同大陸外交部提高駐外機關赴陸簽證辦理效率的基礎上,為外國人赴大陸旅遊等提供更多管道和便利。

例如目前有五十三國人員從大陸過境前往第三國或地區,享有免簽停留七十二或一四四小時,將持續優化政策,為外國人短期過境從事臨時商務、會議、旅遊等活動提供便利。並將進一步優化通關手續,推行隨船查驗方式,以吸引更多郵輪停靠大陸及外國旅客登陸觀光。

免簽 郵輪

延伸閱讀

民宿卡拉OK伴唱含盜版音樂獲判無罪 因點歌機大陸出品

十一長假陸客赴港 料將破百萬

中秋國慶假期前三日 浦東機場出入境航班逾千架次

影/比養老院便宜! 退休夫妻搭郵輪環遊世界2年

相關新聞

工作難找!大陸今年中央機關公務員報考 首次破300萬人

經濟不景氣、就業越來越難,讓不少大陸年輕人轉爭取捧鐵飯碗。大陸2024年度「國考」(指中共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公共...

陸國務院示警:今冬明春恐多種呼吸道疾病疊加流行

大陸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4日發布通知示警,近期大陸多地暴發的黴漿菌肺炎仍將持續一段時間,且今年冬天至明年春天,大陸可能面...

小學校長9年性侵、猥褻22名學童 遭判死刑並公示罪行

近日,一份「甘肅省平涼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公告引發眾多大陸民眾關注。這份公告稱,該市靜寧縣一名張姓小學校長因強奸、當眾猥褻...

鐘南山:近期將現新冠高峰 老年人快接種二代疫苗

據廣州日報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日前在廣州一場公開活動中表示,據預測,近期中國大陸會有一波小的新冠病毒感染高峰。他提...

擁540萬粉絲!陸網紅「仲尼」生日在峇里島溺斃 烏克蘭籍妻子獲救

中國男網紅「仲尼」(本名黃小灃),在印尼峇里島遇溺身亡,屍體於周三(8日)被救援人員在海面上發現。同樣遇溺的還有其烏克蘭妻子Karina Melnychuk(卡琳娜),但事發不久後就被救起送院。

大陸販賣嬰兒流程、價碼曝光!醫院院長涉案 人口販子哀求「原諒這次」

中國打擊嬰兒拐賣人士暗訪發現,湖北省襄陽市健橋醫院院長葉有芝涉嫌勾結人口販子,以每張人民幣9.6萬元販賣出生及疫苗證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