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MLB/沒有極限!歷史最大約簽大谷翔平後 道奇還想搶山本由伸

假帳號冒名騷擾粉絲 Lulu怒了「非常低劣」呼籲:直接檢舉不要怕

民眾黨民調跌破眼鏡 政治學者:柯文哲怕被棄保

內卷安慰劑 邊熬夜邊服用 「防猝死套餐」火了

年輕人以一系列保健品的組合出所謂「防猝死套餐」。(Getty Images)
年輕人以一系列保健品的組合出所謂「防猝死套餐」。(Getty Images)

輔酶Q10、D3、魚油、葉黃素…一長串營養品的組合是目前最受年輕人歡迎的「防猝死套餐」。面對工作的內卷與壓力,改變不了環境,只好強化自己的身體素質。只是,保健品真的是有吃就有用嗎?遠離猝死,恐怕不是「吃得全就是吃得好」。

「因為工作需要,我幾乎每天都熬夜,總覺得胸口悶,尤其是熬到凌晨3時之後更加難以入睡,很怕哪天會猝死…」網友「雪梨」供職於一家互聯網公司,她因為常常加班,寫下了對身體狀態的憂慮。

在極度內卷化的中國職場,「996」(指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周工作6天)、「5+2」(指除正常的5天上班日,周末也需工作)、「白加黑」(指必須經常熬夜加班)成為常態。

熬夜加班 猝死年輕化

重慶廣播電視台知名主持人李林日前傳出猝死消息,李林因感冒尚未痊癒就去運動,導致突發性心肌梗塞離世,而他年僅42歲。

杭州網引述浙大二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盧驍就說,「我們在臨床中發現,如今發生猝死的人群愈來愈趨於年齡化。最近兩個月裡,我們在急診中就遇到了5、6例猝死病例,他們年紀都很輕,年齡集中在20多歲到40多歲。」

有20多歲的女孩熬夜通宵沒睡覺,第二天返家休息就沒再醒過來;也有40歲的男子下班後在睡夢中過世。許多上班族都壟罩在猝死的陰霾下,意外在民間催生出「防猝死套餐」。

所謂「防猝死套餐」並不是真的餐點,而是一系列保健品的組合。一般是由輔酶Q10、魚油、葉黃素、維生素D3,和Omega3系列不飽和脂肪酸、鎂、維生素B等保健品組成。

有嘗試過的網友稱「這個套餐太強了,吃了完全不累」。

雪梨也分享了她自用的「套餐」:輔酶Q10早午餐後各1粒,保護心臟健康;魚油晚餐後2粒,養護皮膚又助眠;複合維生素B早餐後2片,控油;維生素C早餐後1片,去黃提亮;葉黃素每日1粒,護眼……。

為了在雙十一中拚出好業績,江蘇一家電商公司員工加班加點,全力拚業績。(新華社)
為了在雙十一中拚出好業績,江蘇一家電商公司員工加班加點,全力拚業績。(新華社)

補品吃夠猛 相信能續命

「防猝死套餐」衝上熱搜後,不少網友便一邊描述著自己的不良生活習慣,一邊自豪地曬出自己精心搭配的「防猝死配方」,為此家中更是堆滿了各種用來續命的瓶瓶罐罐。

「每天睡4個小時精神都很好」、「真的減緩心悸了」、「情緒平和不少」,網友各種有效的分享,成為「防猝死套餐」最好的背書。不少人認為只要補得夠猛,最後都可以「正負相抵」。

但是,這些「防猝死套餐」真的管用嗎?

農視網引述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吳松表示,把這幾樣湊在一起命名為「防猝死套餐」,這種說法本身就不正確。因為猝死是疾病的一種,而保健食品本身不具有治療或預防的臨床作用,可以食用但只能作為保健輔助。

他提到,輔酶Q10對保護心血管系統有一定作用,魚油某種程度上有助於降低血脂、預防血管硬化,葉黃素保護眼睛,維生素D3對鈣的吸收和預防感染疾病方面有作用。不過,由於它們的作用各不相同,也就難以達到對症下藥的目的。

吳松認為,「防猝死套餐」的搭配要根據每個人的身體需求情況有所側重,不能把一堆東西都攢到一起胡亂吃,也不能淺顯地認為「吃得全就是吃得好」。

年輕人的「防猝死套餐」裡有各種保健營養品。(取材自江蘇新聞)
年輕人的「防猝死套餐」裡有各種保健營養品。(取材自江蘇新聞)

濫用保健品 醫稱不靠譜

有諸多相關領域專家也發微博對「防猝死套餐」提出質疑,紛紛表示這個配方鐵定沒有真的防猝死的作用。

如浙大二院急診科盧驍醫師就發文稱,「如果你有熬夜、吃夜宵、酗酒、抽菸、不運動各種不良生活習慣,套餐裡面必須加一個靠譜的急診科醫師,否則VIP套餐也救不了你了。」

而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因濫用藥品和保健品而引發肝損傷的案例。

中國青年報提到,2022年7月,浙江杭州一名53歲男子每天8顆維生素吃出肝衰竭;2022年9月,浙江杭州一位28歲程序員網購生發丸吃成肝損傷。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藥學部主任張述耀指出,保健品可以作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但不能替代均衡飲食和健康生活方式,濫用保健品的危害遠超大家想像。 

長沙市第三醫院藥學部副主任劉麗華則稱,在醫學上有一種名為「安慰劑效應」的說法,也就是在人們花了比較昂貴的價格購買了相關藥品(保健品)後,從心理上產生一種認同感,「我買的東西是有效的」。

為了在雙十一中拚出好業績,熬夜和飲食不規律已經常態,圖為一家代購公司的員工擠在倉庫裡一邊看著手機上的訂單一邊用餐。(中新社)
為了在雙十一中拚出好業績,熬夜和飲食不規律已經常態,圖為一家代購公司的員工擠在倉庫裡一邊看著手機上的訂單一邊用餐。(中新社)

猝死高危群多不良習慣 掌握7救命關鍵

臨床上,猝死分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占總人群的80%以上。

長沙晚報報導,據中國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統計,中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5萬人。而在心源性猝死中,有50%左右的患者是由於冠心病。此外,急性心肌梗死、肥厚性心肌病、先天性冠狀動脈異常、瓣膜性心肌病等也可能是導致心源性猝死的原因。

非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包括其他系統疾病,如氣道梗阻、睡眠呼吸暫停等呼吸系統疾病,或急性腦血管病等;也可能是藥物或毒物中毒、過敏、精神應激、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嚴重感染等所致。

對於沒有心血管疾病的年輕人而言,猝死的高危因素多是不良生活習慣,如長期缺覺熬夜、飲食不規律。無法保證充足的整睡眠、深睡眠,營養不均衡的飲食等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會導致人體多臟器失調、免疫系統崩潰,發生猝死的風險就會增加。

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內一科主任曾妍表示,與心血管疾病屬於「老年病」的固有認知不同,近年來心血管疾病年輕化趨勢日趨明顯,而且部分起病隱匿,疼痛並不集中在前胸處,可能出現背疼、牙疼,以及腹痛、嘔吐等消化道症狀。若民眾覺得自己在一段時間內過度勞累,同時察覺免疫力下降,易發生感冒、感染等狀況,建議留意自身健康狀況,警惕猝死的發生。如有不適應及時就醫,以排除風險。

那麽,什麽才是預防猝死的正確做法呢?

農視網提到幾個要點:

1.減少熬夜

熬夜的傷害是潛移默化、逐漸積累的,長期熬夜疊加勞累更是會極大加重心臟負荷,讓身體雪上加霜。因此不管工作再忙、事情再多,都應該優先保證睡眠時間。

2.及時就診

無論少年還是老年,一旦出現持續性胸痛、胸悶、冷汗等,都可能是猝死的徵兆,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3.合理飲食

首先,別吃太飽、過多的食物,特別是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會加重心臟負擔。其次,相比起種類繁多的保健品,天然的蔬菜、水果已涵蓋了人體所需的一切營養元素,包括人體不能合成的微量元素,比如葉黃素,從蘿蔔、玉米、雞蛋、菠菜、青花菜就能補充。

4.戒菸戒酒

很多容易發生猝死的病人一邊吃著降壓藥、降糖藥,一邊參加各種酒局。實際上,在用藥治療的同時,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樣重要。

5.避免久坐

科學研究發現,一動不動的生活方式帶來了諸多的健康問題,是造成癌症、失能和死亡的一個主要潛在原因。

6.調理情緒

很多心臟病發作是因為劇烈的情緒變動。比如,暴跳如雷引起心臟病發。另外,焦慮、壓力大等不良情緒對於心腦血管患者來說是引發猝死的一種誘因。尤其是抑鬱。

7.運動適量

很多平時不參加鍛鍊的人,在長時間跑步之後,體內心臟供血不足,導致心臟負荷過大,引起生命危險。在運動中,如果突然出現胸悶、心動過速、呼吸困難等症狀,則不能再強行運動。

相關新聞

五月天演唱會陷「假唱」疑雲 上海文旅局要求配合調查

台灣「天團」五月天日前在上海舉辦的演唱會,近日遭指控有近半歌曲「假唱」。據新華社報導,上海市文旅局執法總隊已關注此事,並...

考倒人!央視春晚主題「龘」啥意思 正確讀音、背後含意曝光

進入12月,一年一度的「春晚」腳步聲也越來越近了。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日發布《2024年春節聯歡晚會》的主題為——「龍行龘...

工作難找!大陸今年中央機關公務員報考 首次破300萬人

經濟不景氣、就業越來越難,讓不少大陸年輕人轉爭取捧鐵飯碗。大陸2024年度「國考」(指中共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公共...

陸國務院示警:今冬明春恐多種呼吸道疾病疊加流行

大陸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4日發布通知示警,近期大陸多地暴發的黴漿菌肺炎仍將持續一段時間,且今年冬天至明年春天,大陸可能面...

小學校長9年性侵、猥褻22名學童 遭判死刑並公示罪行

近日,一份「甘肅省平涼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公告引發眾多大陸民眾關注。這份公告稱,該市靜寧縣一名張姓小學校長因強奸、當眾猥褻...

鐘南山:近期將現新冠高峰 老年人快接種二代疫苗

據廣州日報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日前在廣州一場公開活動中表示,據預測,近期中國大陸會有一波小的新冠病毒感染高峰。他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