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效果?大陸力推教育減負 學者研究指「寒門更難出貴子」

陸媒20日報導,北京大學3位學者近期發表論文指出,中國2008年到2018年推行的教育減負措施,導致寒門學子的高中升學率、學習時間、教育支出都下降,加劇教育不公。圖為9月1日,山西太原小學生在教室朗讀。中新社
陸媒20日報導,北京大學3位學者近期發表論文指出,中國2008年到2018年推行的教育減負措施,導致寒門學子的高中升學率、學習時間、教育支出都下降,加劇教育不公。圖為9月1日,山西太原小學生在教室朗讀。中新社

中國強力執行教育「雙減」之際,北京大學3名學者近期發表研究論文指出,2008年到2018年推行的教育減負措施,導致寒門學子的高中升學率、學習時間、教育支出都下降,富家學子反而都上升。

綜合財經雜誌等陸媒報導,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周子焜、教授雷曉燕和北大滙豐商學院教授沈豔,近期在「經濟學(季刊)」第3期發表題為「教育減負、家庭教育支出與教育公平」的論文。

研究指出,21世紀以來,中國教育減負政策的力度經歷了3次跳躍式成長,分別發生在2009年、2013至2014年和2018年。從具體舉措來看,包括控制在校時長、禁止設置重點班、限制班級規模等17個指標。

這篇論文透過構建微觀理論模型、構造減負政策指數,並利用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數據作實證分析得出。

研究發現,在2008年到2018年間,教育減負加大推行力度後,導致「寒門學子(收入分布處於最底層10%的家庭學生)升高中的機率下降9.3個百分點,學習時間每週下降9.19小時,教育支出下降21%。

而「富家學子」(收入分布處於最上層10%的家庭的學生)升高中的機率卻上升5.3個百分點,學習時間每週上升10.37小時,教育支出上升66%。

研究表明,雖然減負政策的確使低收入家庭的各項教育投入都在下降,但值得警醒的是,這種下降的代價是他們的子女在升學競爭中獲取的機會越來越渺茫。

其中一項實證分析結果顯示,樣本中收入分位數為後54%的家庭,在教育減負後升學變得更困難。相比之下,樣本中收入分位數為前46%的家庭,在教育減負後升學變得更容易。

研究發現,中國此前的教育減負政策未能顯著減少學生學習負擔,也未能顯著降低家庭教育支出,反而帶來了教育投入和教育產出的分化,加劇了教育不公。

從結果上看,寒門學子獲得優質教育的門檻更高,加劇了「寒門更難出貴子」的問題。

這篇論文作者得出了一個結論:「教育減負政策可以全面發揮作用的條件較為苛刻,只有在不存在升學競爭或者升學率非常高的情況下,限制課業負擔和校外教育培訓負擔的措施才可能有效,而這些條件在現實中不容易存在」。

研究者表示,因為「雙減」政策執行時間尚短,效果未能全面顯現,但等到該政策長期施行之後再評估,恐怕會錯過最佳的政策視窗調整期。因此有必要分析歷史上類似政策的執行效果,從而對當前的「雙減」政策形成合理預期,為進一步的政策調整提供參考。

中國2021年推出「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政策),大力整治補教業,宣稱要減輕學生和家長負擔。但反而引發家長更加焦慮,補教走入地下化,一般認為更不利於中低收入家庭學生。

升學 北京大學 門檻

延伸閱讀

「瘋北大」油性漆一塗...跪地也難清 主辦單位:家長無心別獵巫

碩士論文校方學術審查認定有瑕疵 立委賴惠員回應了

賴惠員論文「有瑕疵」 徐巧芯問賴清德:是否撤銷提名?

影/北大上街趣放心GO今登場 北客開來兩公車讓孩子盡情畫

相關新聞

五月天演唱會陷「假唱」疑雲 上海文旅局要求配合調查

台灣「天團」五月天日前在上海舉辦的演唱會,近日遭指控有近半歌曲「假唱」。據新華社報導,上海市文旅局執法總隊已關注此事,並...

考倒人!央視春晚主題「龘」啥意思 正確讀音、背後含意曝光

進入12月,一年一度的「春晚」腳步聲也越來越近了。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日發布《2024年春節聯歡晚會》的主題為——「龍行龘...

工作難找!大陸今年中央機關公務員報考 首次破300萬人

經濟不景氣、就業越來越難,讓不少大陸年輕人轉爭取捧鐵飯碗。大陸2024年度「國考」(指中共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公共...

陸國務院示警:今冬明春恐多種呼吸道疾病疊加流行

大陸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4日發布通知示警,近期大陸多地暴發的黴漿菌肺炎仍將持續一段時間,且今年冬天至明年春天,大陸可能面...

小學校長9年性侵、猥褻22名學童 遭判死刑並公示罪行

近日,一份「甘肅省平涼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公告引發眾多大陸民眾關注。這份公告稱,該市靜寧縣一名張姓小學校長因強奸、當眾猥褻...

鐘南山:近期將現新冠高峰 老年人快接種二代疫苗

據廣州日報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日前在廣州一場公開活動中表示,據預測,近期中國大陸會有一波小的新冠病毒感染高峰。他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