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鐵自由座塞爆人流如「演唱會」 學者憂:恐這時才能完全解套

歷經14年繼子劉子銓改口喊媽 趙小僑吐心聲「很爽很暖」

亞運滑輪/樂極生悲!南韓選手拿國旗慶祝 得知被逆轉後哭著離場未受訪

女吃火焰肥牛燒傷索賠...餐廳爆為拍片要求明火加酒精 網傻眼

餐廳指,當時女生覺得火小,拍片效果不好,要求店員多加酒精。(微博影片截圖)
餐廳指,當時女生覺得火小,拍片效果不好,要求店員多加酒精。(微博影片截圖)

誰是誰非?中國南京有女生上月光顧1間火鍋餐廳時,點了一道「火焰雪花肥牛粒」,但店員在明火上加上酒精時突然燃起大火,女生的臉、手、腹慘被燒傷,控訴事發至今1個月,餐廳仍未賠償。店方日前回應陸媒指,是女生為了拍片效果要求多加酒精,但承認職員不應在明火上倒酒精,雙方未就金額達成共識,而女生索償6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263萬元)。網友直言事件雙方都有責任,直斥女生和店員都沒常識,「擺拍,成了反面教」,認為最公平的方法可以是到法院解決。

陸媒報導,江蘇南京有女生在8月13日時,到1間叫餘歡領鮮火鍋的餐廳用餐,但火鍋店在明火上加酒精時讓她被火燒傷。女事主稱自己臉、手、腹被燒傷,事發至今超過1個月,但仍未得到賠償。

影片片段可見,事發時女事主面前放了一排串好的牛肉粒,下方有長條型盤子盛放酒精,雖然拍攝得不清楚,但盤子內的酒精已被點燃,店員拿1瓶酒精再加下去,結果噴出一道火焰直燒向女事主方向,她當場「啊」一聲慘叫出來,畫面即天旋地轉。事後女事主的臉、手、腹都留有一道道的燒傷疤痕。

至9月16日,餐廳回應陸媒指,雙方仍未就賠償金額達成共識,而女事主要求賠償60萬人民幣。店員又透露,女事主當時點了火焰雪光肥牛粒,覺得當時上面的火焰比較小,她為了拍影片的效果更好看,要求工作人員從對面多加酒精。店方承認不應該在明火上加酒精,事件的確因操作行為不當導致。女生入院治療後醫生建議她不用住院,醫療費用的部份總餐廳的公司正做處理。

網友認為事件是雙方都有責任,「餐廳是不是腦袋壞了,明火點酒精還怪客戶要求多加酒精?」、「這不相當於油箱漏油,漏到火堆上嗎」、「培訓很重要,給員工看明火加酒精的影片,讓員工知道這樣會爆燃」。

網友又指女事主不應為拍片而將自己置身危險當中,雙方一樣無常識,「擺拍,成了反面教材」、「為了拍影片沒有下限」、「兩個沒文化湊一起,一個為了上傳炫酷的照片影片,一個為了取悅客戶提供優質服務,於是火花綻放,一個傷了身,一個傷了事業」,認為應該責任各半。

女生事後臉、手、腹部燒傷。(微博影片截圖)
女生事後臉、手、腹部燒傷。(微博影片截圖)

延伸閱讀:

3死悲劇│財困母與2子女燒炭 前男友與屍同屋2天 意外開門見3屍

倫常慘案!父放火欲燒死1家5口 11歲女跳窗倖存 法醫揭心痛內幕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酒精 餐廳 影片 火鍋

延伸閱讀

7歲男童偷帶啤酒到校 同學全醉倒母怒:打斷衣架還不解氣

影/冒灰白色濃煙…新莊公寓火警「樓梯間救出2人」 1男燒傷、1女昏迷送醫

YouTuber疑似酒駕!她自稱「只喝2口隔7小時才開車」卻惹眾怒

吃藥致容易瘀青?食藥署列9類影響藥物 這些補藥也入列

相關新聞

中秋十一長假 陸20.5億人次出遊

大陸昨天開始中秋與「十一」八天連假,各地人滿為患,多地交通嚴重塞爆。官方估計,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二十點五億人次,...

反效果?大陸力推教育減負 學者研究指「寒門更難出貴子」

中國強力執行教育「雙減」之際,北京大學3名學者近期發表研究論文指出,2008年到2018年推行的教育減負措施,導致寒門學...

逾136萬人處貧窮狀態 樂施會:香港疫後貧富差擴至57.7倍

樂施會今(19日)發表《香港貧窮狀況報告2023: 疫後復常下的兩極化復原》,分析政府統計處數據發現今年第一季度香港整體貧窮率達20%,超過136萬人處於貧窮狀態。2023年第一季最貧窮一成住戶月入中位數為2300元,最富裕一成住戶月入中位數為132,600元,兩者差距達57.7倍,歷年最高。

龍捲風肆虐江蘇北部!已釀10死8傷 民眾驚:生平所見破壞力最強

中國江蘇省北部的宿遷市、鹽城市昨天下午到晚上先後出現強烈龍捲風,同時降下豪雨,截至目前為止已造成10人死亡、8人受傷,近...

大陸十一長假8天 鐵路估載1.9億人次

大陸「十一」黃金周即將到來,由於中秋節加上「十一」共八天連假,是中國大陸今年最長的連假,預估將有大批民眾出遊,大陸全國鐵...

年初才正式解封 陸病毒學家石正麗警告:未來恐再現新的冠狀病毒疫情

大陸今年年初才從新冠疫情中正式解封,現在大陸知名病毒學家、武漢病毒研究所專家有「蝙蝠女俠」稱號的石正麗警告,未來全球極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