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小學生遭老師撞死後 母親疑似遭網暴後也跳樓身亡

根據澎湃新聞6月2日報導,6月2日,多張微信群聊截圖顯示:武漢「小學生校內被老師開車撞死」事件中的小孩母親楊女士,在居住的小區內墜樓身亡。而澎湃新聞從權威渠道證實:情況屬實,具體情況正在調查。前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質疑,網暴是否成了壓垮她心理的最後一根稻草。
5月25日,據武漢市漢陽區教育局發布情況通報稱,5月23日13時50分,該區弘橋小學月湖校區教師劉某在校內駕車將該校一年級學生譚某撞傷,後譚某送醫搶救無效不幸離世。武漢市漢陽區教育局對譚同學的不幸離世深感悲痛與自責。
由於事故發生在校園內,暴露出校園安全管理存在漏洞,漢陽區教育局向家長、社會表示誠懇的道歉。至於涉事教師劉某則已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追究責任。另該校的校長和分管副校長也被免職,紀檢監察部門對相關責任人員立案調查,將依紀依規作出嚴肅處理。
然而譚小朋友的母親卻於昨天傳出墜樓身亡的消息。前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在其個人微博上發文說,看到這個消息他深感震動,他的第一反應是,這位母親在孩子死亡一周後墜樓,有可能是周圍環境沒有對她形成足夠安慰,進一步刺激了她。不排除一些網民在她最悲傷的時候對她接受採訪的表現評頭品足,可能成了壓倒她心理的「最後一根稻草」。當然,也不排除她之前就下了跟隨孩子而去的決心。
他嘆,好可憐的母親!我們需要等待調查結果,如果說「網暴」確實起了最後的作用,那麼這位母親的死亡很可能找不出任何有明顯責任的個人,因為那些評論和跟帖都是一撥一撥發出的,每一句跟評,每一個對嘲笑她的點贊都會讓這位極度脆弱中的母親在心裡多一分顫抖,多一絲絕望。
他說,她在痛失孩子的情況下最需要的是同情和關懷話,那些對她接受採訪時衣著和談吐的不友好解讀和譏諷,都是在她的傷口上撒鹽,甚至補上一刀。
湖南日報旗下的《瀟湘晨報》針對有聲音指出當事人楊女士跳樓是跟網絡暴力有關,向漢陽當地公安機關詢問,但獲得的回覆是,尚不明確是否有關聯,警方正在對這一情況進行調查。
根據《封面新聞》的報導,孩子母親楊女士接受媒體採訪後,網路上出現大量惡意評論,對其穿著和身材肆意評價。知情人稱,楊女士一直處於傷心中,網上的輿論也造成了一些壓力,輕生的具體原因暫時還不清楚。瀟湘晨報報導也發現,此事件被多家媒體報導,並持續引發關注,在一些報導的相關評論區,確實有一些對楊女士的惡意評論。
例如5月29日,就有自媒體發布文章稱,楊女士在接受採訪的視頻發布在網路後受到網暴。瀟湘晨報報導,那篇文章稱,一些網友對楊女士外貌評頭論足,還有一些網友稱楊女士受訪時「妝容精緻」,看不出傷心的樣子,甚至有人稱她是為了以後「直播帶貨」。還有人稱,「不是說不要賠償嗎」。而在6月1日,還有自媒體刊發《以260萬賠償結案,武漢小學生被碾壓身亡事件,一共三家來賠償!》的文章。該文的評論區有多條負面評論,比如「會鬧的孩子有糖吃」、「(孩子父母)睡覺都睡笑醒」。
瀟湘晨報的報導並說,當事人楊女士5月25日曾在社交平台發布兩條視頻,一條視頻配文說:「我親愛的寶貝,媽媽好想你」;另一條視頻是關於涉事學校的維權場景,評論區也曾出現惡意評論,後來已經刪除。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