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賽件數年增230%!第8屆兩岸設計新銳競賽在昆山舉行

第8屆華燦獎23日在昆山舉行頒獎典禮,來自台灣參賽者林宏恩、大陸參賽者程心及其團隊憑藉優秀作品脫穎而出,斬獲最高獎項「全場大獎」。圖取自微信公眾號@昆台一家親
第8屆華燦獎23日在昆山舉行頒獎典禮,來自台灣參賽者林宏恩、大陸參賽者程心及其團隊憑藉優秀作品脫穎而出,斬獲最高獎項「全場大獎」。圖取自微信公眾號@昆台一家親

第8屆「兩岸新銳設計競賽·華燦獎」頒獎儀式在江蘇省昆山舉行。本屆共收到來自兩岸暨港澳地區1,200餘所高校(大學)和機構的10萬多件作品,較第七屆增長230%。其中來自台灣參賽者林宏恩、大陸參賽者程心及其團隊憑藉優秀作品脫穎而出,斬獲最高獎項「全場大獎」。

官網顯示,本屆華燦獎海峽兩岸暨港澳共有1925件(套)設計作品獲獎。最高獎項「全場大獎」作品2項,一等獎作品54項,二等獎作品148項,三等獎作品384項,優秀獎作品1,337項。

本屆華燦獎以「融·和」為主題,參加競賽團隊數達2,199個,參加選手共2,236人,比第7屆分別增長59%、80.69%和58.58%。會上有來自兩岸及港澳地區的設計界人士和企業代表、青年設計師及青年創客等300餘人參加活動。

台灣中華青年經貿交流協會名譽理事長、華燦工場董事長李偉國表示,本屆共收到台港澳及合作賽道參賽作品1703件,較第七屆增長約59%;其中「海峽兩岸暨港澳合作賽道」共徵集作品163件,較第7屆顯著增長。

台灣中華國際藝文促進交流協會總顧問、台灣藝術大學原校長謝顒丞說,「台灣和大陸文氣相通、血脈相連。兩岸融合,一道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奮鬥。」他也期許兩岸年輕設計師能攜手共創兩岸設計、文化創意產業的璀璨未來。

值得注意的是,會上發布《「兩岸新銳設計競賽·華燦獎」昆山發展規劃(2023-2025年)》。規劃提出用3年時間建設華燦(崑山)總部基地,打造兩岸青年交流促進中心、新銳設計作品展示中心、未來設計創新創意中心、成果轉化創業賦能中心、華燦人才培育服務中心5個功能中心,實施發展、產業、人才、平台、聯動5項協同工程。

「華燦獎」創立於2014年,為兩岸暨港澳地區頗具影響力的文創設計大賽。2016年,華燦工場成立,「華燦獎」獲獎設計師可免費入駐,並獲相關創業服務。

第8屆華燦獎23日在昆山舉行頒獎典禮,會上還發布相關規劃,計畫用3年時間將昆山兩岸各類交流中心。圖取自微信公眾號@昆台一家親
第8屆華燦獎23日在昆山舉行頒獎典禮,會上還發布相關規劃,計畫用3年時間將昆山兩岸各類交流中心。圖取自微信公眾號@昆台一家親

青年

延伸閱讀

EA SPORTS《F1 23》首度揭露拉斯維加斯大獎賽賽道 飆速快手自信「煞」出重圍

考察昆山 潘賢掌:深化兩岸文化交流

全台最硬馬祖馬拉松 11月4日南竿鳴槍起跑

菊島跨海馬拉松11月登場 富邦Angels為跑者應援

相關新聞

中秋十一長假 陸20.5億人次出遊

大陸昨天開始中秋與「十一」八天連假,各地人滿為患,多地交通嚴重塞爆。官方估計,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二十點五億人次,...

反效果?大陸力推教育減負 學者研究指「寒門更難出貴子」

中國強力執行教育「雙減」之際,北京大學3名學者近期發表研究論文指出,2008年到2018年推行的教育減負措施,導致寒門學...

逾136萬人處貧窮狀態 樂施會:香港疫後貧富差擴至57.7倍

樂施會今(19日)發表《香港貧窮狀況報告2023: 疫後復常下的兩極化復原》,分析政府統計處數據發現今年第一季度香港整體貧窮率達20%,超過136萬人處於貧窮狀態。2023年第一季最貧窮一成住戶月入中位數為2300元,最富裕一成住戶月入中位數為132,600元,兩者差距達57.7倍,歷年最高。

時隔三年多 武漢台北直航航線18日復航

由台北飛往武漢的東航MU2088航班,18日平穩降落在武漢天河機場。這也代表時隔三年多,武漢與台北直航航線正式雙向復航。

港破紀錄「黑色暴雨」 2死逾百傷

受颱風「海葵」殘餘環流影響,大陸香港、深圳七日晚間起遭遇極端強降雨,香港發布黑色暴雨信號,降雨量破一八八四年有紀錄以來新...

寵妻無極限!人妻酒駕抽血檢測 尪夜潛醫院注水稀釋樣本

上月,廣東東莞一男子為幫助其醉酒駕駛的妻子逃避處罰,竟凌晨前往醫院假扮醫生潛入鑑定中心檢驗室,將妻子送檢的血液樣本「注水稀釋」,導致檢測結果顯示其妻血液中乙醇酒精含量為0。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