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運體操/見證歷史!丁華恬平衡木銅牌 史上首面女子體操獎牌

深圳大學畢業才1年!神秘男捐給母校2.1億 驚人背景被挖出

東航墜機周年 陸官方通報:極為罕見 仍持續調查

東航MU5735事故發生後,目前已經一周年,調查仍在進行中。圖為搜救現場。(新華社)
東航MU5735事故發生後,目前已經一周年,調查仍在進行中。圖為搜救現場。(新華社)

中國東方航空MU5735號班機於2022年3月21日墜毀於廣西,導致上百人罹難,事故發生已經1周年,大陸官方最新的通報指出,「本起事故非常複雜、極為罕見,調查還在持續深入進行中」。專家指出,通報中提及的「對飛機適航維修等情況開展調查」工作量也很大,涉及的資料可能多達成千上萬份,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

依據《國際民航公約》附件13《航空器事故和事故征候调查》规定,若不能在事故後12個月內發表最終報告,則須在每個周年日發表臨時聲明。就此,大陸民航局20日發布此次事故「調查進展情況的通報」,提及一年來技術調查組的工作內容,包含對100餘件重要殘骸進行實驗,分析損壞原因;使用飛行模擬機和真機開展模擬驗證等。通報指,截至目前,技術調查組開展了現場勘查、資料檢查、人員訪談、實驗分析等大量工作。

通報並強調,由於本起事故非常複雜、極為罕見,調查還在持續深入進行中。後續將在前期工作基礎上繼續開展原因分析及實驗驗證等工作,並根據調查進展情況及時發布相關資訊。

對此,新華社引述南京航空航太大學民航學院副院長邵荃分析指,大型運輸航空事故調查的周期往往都超過一年,主要由於很多技術疑點、難點都需要反覆論證,一些關鍵結論還需要得到工程實驗的驗證支撐,這都要耗費大量時間。統計顯示,過去30年全球民航所發生的千餘起商業航空事故中,在一年內發佈最終報告的僅占25%。

中航技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客戶服務部訓練與飛安辦主任高俊則認為,此次事故與以往事故存在很大差異,飛機高速墜地後幾乎完全解體,殘骸瑣碎且分布較散,都極大增加了現場搜尋勘查和殘骸取證工作的難度。此外,通報中所提及的「對飛機適航維修等情況開展調查」工作量也很大,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

東航MU5735班機係於2021年3月21日執行昆明長水機場至廣州白雲機場國內定期客運航班時,在廣西梧州市墜毀,機上123名旅客、9名機組成員全部罹難,該班機的機型為波音737-800型客機。

此前大陸民航局已於2022年4月20日發布過初步調查,指出該航班飛機於事發日13時16分從昆明長水機場21號跑道起飛,13時27分上升至巡航高度8,900公尺,14時17分沿A599航路進入廣州管制區,14時20分廣州區域管制雷達出現「偏離指令高度」警告,飛機脫離巡航高度,管制員隨即呼叫機組,但未收到任何回覆。

14時21分40秒雷達最後一次紀錄的飛機資訊為:標準氣壓高度3,380公尺,地速1,010公里/小時,航向117度。隨後雷達信號消失。報告提及,在偏離巡航高度前,機組與空管部門的無線電通信和管制指揮「未見異常」。

機場 東航 墜機

延伸閱讀

廣州有軌電車2號線試運行

東航墜機滿1年官方通報:事故複雜 調查仍在進行

飛特立飛機公司前董座墜機 馮竣嗣入主掏空7千萬判緩刑

影/輕航機墜機二死 網路流傳「驚悚畫面」曝光

相關新聞

反效果?大陸力推教育減負 學者研究指「寒門更難出貴子」

中國強力執行教育「雙減」之際,北京大學3名學者近期發表研究論文指出,2008年到2018年推行的教育減負措施,導致寒門學...

逾136萬人處貧窮狀態 樂施會:香港疫後貧富差擴至57.7倍

樂施會今(19日)發表《香港貧窮狀況報告2023: 疫後復常下的兩極化復原》,分析政府統計處數據發現今年第一季度香港整體貧窮率達20%,超過136萬人處於貧窮狀態。2023年第一季最貧窮一成住戶月入中位數為2300元,最富裕一成住戶月入中位數為132,600元,兩者差距達57.7倍,歷年最高。

時隔三年多 武漢台北直航航線18日復航

由台北飛往武漢的東航MU2088航班,18日平穩降落在武漢天河機場。這也代表時隔三年多,武漢與台北直航航線正式雙向復航。

港破紀錄「黑色暴雨」 2死逾百傷

受颱風「海葵」殘餘環流影響,大陸香港、深圳七日晚間起遭遇極端強降雨,香港發布黑色暴雨信號,降雨量破一八八四年有紀錄以來新...

寵妻無極限!人妻酒駕抽血檢測 尪夜潛醫院注水稀釋樣本

上月,廣東東莞一男子為幫助其醉酒駕駛的妻子逃避處罰,竟凌晨前往醫院假扮醫生潛入鑑定中心檢驗室,將妻子送檢的血液樣本「注水稀釋」,導致檢測結果顯示其妻血液中乙醇酒精含量為0。

大陸預報海葵傍晚登陸台灣東南沿海 東部將有特大暴雨

今年第11號颱風「海葵」不僅成為台灣近4年來首個登陸的颱風,也將侵襲大陸沿海地區。大陸中央氣象台今日6時繼續發布颱風「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