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碩博畢業生首超本科生 「緩就業」恐影響經濟恢復

中國高校畢業生「緩就業」現象似乎隨著經濟成長減緩而愈趨明顯。據統計,北京碩、博士畢業人數已首次超過本科生;專家分析,這一變化可能使就業進度放緩,連帶影響經濟恢復。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在疫後舉辦了近年規模最大的雙選會,不少地方政府和企業進校招才並祭出高薪,國防軍工、高新技術、IT業等重點行業有單位開出60萬元(人民幣,下同)年薪。
澎湃新聞報導,18日下午,北京大學舉行2023屆畢業生春季就業洽談會,共有388家用人單位到場,招聘崗位1.5萬個,計畫招聘總人數5.5萬人。北大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雙選會是近年來北京大學舉辦最大規模雙選會。參加雙選會的用人單位,不少來自國防軍工、高新技術、信息軟件傳輸等重點行業、領域。有各類央企、國企,互聯網大廠、房地產公司等;湖北黃石市委組織部、江蘇鹽城市響水縣委組織部的展台也在現場。
據黃石市委組織部工作人員介紹,當下各地人才競爭激烈,今年該市首次通過市委組織部到高校招才,計畫招聘30人左右,碩士及以上學歷北大畢業生可免筆試,直接進入面試。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委組織部的展台則掛出「最高30萬年薪+40萬房補」的展牌,計畫招100多人,除提供房補外,當地還提供生活補貼、交通補貼,並解決配偶安置問題。
現場很多用人單位標出的薪資水平頗為可觀。不少用人單位的薪資標準為,本科學歷年薪15萬元以上,碩士學歷年薪20萬元左右,博士學歷年薪30萬元左右。上海存志高級中學招聘宣傳牌顯示,招聘語數外等各學科教師,年薪稅前40至60萬元,其中基本工資不低於30萬元/年。
而在地方政府與企業高薪招聘的同時,是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選擇了「緩就業」,先念碩博士再說。據3月初人社部數據,2023屆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1158萬,較去年增82萬人,再創新高。今年北京市大專院校畢業生估計有28.5萬人,碩、博士畢業生人數首次超越大學本科生。
北京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副主任蘇秀麗表示,2020年到2022年,畢業生出國比例明顯下降,留學生回國就業人數增加,加上一部分往屆畢業的未就業人員,今年畢業季的就業形勢仍嚴峻。
蘇秀麗並指出,北京研究生的畢業人數首次超過本科生,這一變化有利有弊,一方面體現出北京高校的人才培養層次高,畢業生人力資源價值大;另一方面由於研究生相對來說具有較強競爭力、其選擇空間更大,就業進度也相對放緩。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