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3·15」打假/安徽山寨香精米年賣千噸 能薰跑老鼠

3月15日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央視年度「3·15晚會」曝光多起危害消費者權益的事件,包括廠商透過香精勾兌出「泰國香米」,和有毀容疑慮的美容針,以及直播平台騙局、風景區危險設施、詐騙訊息、竊聽追蹤APP、農田建設的地下漏洞等。
據央視報導,位於安徽淮南市壽縣的永良米業,和另一家安徽香王糧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淮南市楚豐工貿有限公司,販售「二代泰國香米」或「泰國茉莉香米」、「泰香米」等產品,但永良米業劉姓經理表示,「我們從來不做進口」。
經揭露,這些大米都來自安徽本地,但包裝卻標示原產地泰國,香味則是透過沒有標籤的「香精」調配而來。安徽香王糧油食品的李經理承認,已經調了很多年,一年能賣1000公噸。
這些賣米企業購買的香精來自上海張江地區,據報導,上海朗楓香料有限公司一名郭經理在回應食品添加劑生產環境不合格問題時說,「老鼠到我這裡面幹什麼,熏都把牠熏跑了。」
安徽香王糧油食品公司假香米問題遭曝光後,肥東縣市場監管、公安等聯合執法組第一時間趕至現場,已對該企業進行查封,對所有大米及其它原料等現場封存。該公司法人代表已被公安機關傳喚到位。
除了香精大米,報導還曝光,近年一批批打著化妝品名義的美容針劑流向中國市場,出現在各類醫美、化妝品展會上,批發給美容機構,最終被注射到消費者的臉上,利潤可高達十倍。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副主任醫師郭鑫表示,標註「妝字號」的產品只能用於塗抹,不良商家當成注射產品,會引發皮膚紅腫、破損、發炎,甚至無序生長、變形、毀容。業者明確知道他們的產品只能塗抹,但回應「我賣菜刀的,你拿去殺人,跟我有關係嗎?」
除此之外,「3·15晚會」還曝光,直播平台有直播主專門騙老人買「神藥」,對消費者喊爸爸、媽媽、阿姨、叔叔博感情,卻只是昂貴的普通食品,也有不良業者以杜撰價格、虛構專家、誇張療效高價向老人兜售廉價保健藥品等。
另外,報導也提醒,很多手機中一鍵刪除、格式化、恢復出廠設置等功能不一定有效,存在數據訊息安全保障風險;部分免費破解版APP,實際上卻可能是追蹤器、手機竊聽器,不當收集用戶數據等。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