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短供且無力補貼 中國多地經歷無暖氣寒冬

俄烏戰爭影響天然氣供應,加上中國過去幾年間嚴格防疫措施耗盡了地方政府預算,能源短缺且政府無力補貼,使中國不少地區面臨短供問題,許多中國人被迫經歷沒有暖氣的寒冬。

「晚上暖氣不敢燒,燒5、6小時又停了」,這不是個案,對於中國各地的人而言,面對天然氣短缺和令人擔憂的低溫,令今年的冬天變得更加艱難且難以忍受。

紐約時報中文網29日報導指出,長期以來,俄羅斯一直是中國和許多地區,尤其是歐洲的主要天然氣供應國。

去年夏天,俄羅斯停止向歐洲供氣,各國在儲備來自其他地方供應的天然氣時,抬高了全球價格。在歐洲,出人意料的暖冬幫助降低了天然氣價格;中國現在的寒冬則將天然氣價格推高。

在價格堆高之際,中國的補貼政策也面臨艱難的考驗。

報導提到,中國過去採取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清零政策,曾使中國的感染率保持在較低水準,但是大規模檢測與防疫措施代價高昂,幾乎耗盡了地方政府的預算,現在許多城市鎮不要說保證家用天然氣供應,連一般的工資都付不出來。

天然氣短缺暴露了中國能源監管和基礎設施的系統性弱點,同時這也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過去5年間第3次遇到能源危機。

報導提到,2017年為了以天然氣取代燃煤並快速解決空氣污染問題,要求中國北方地區大規模淘汰燃煤鍋爐,但居民很快就發現,沒有足夠的燃氣滿足所有新鍋爐的需求;接著在2021年,煤炭價格超過公共事業公司銷售煤電的規定價格,公共事業公司不願賠錢,暫時關閉了發電廠,導致停電浪潮。

第三次則是今年冬天,在嚴寒的冬季中,中國正面對天然氣供應量不足的現實。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連維良在1月13日的記者會中提到,中央政府將要求地方官員負責保障供暖,因為「一些地方和企業對民生用能保供穩價措施沒有落實到位」。

但在會中並未提及中央將向地方提供資金支持,僅強調將建設更多的天然氣儲存設備,避免未來出現類似問題。

報導引述英國金融資訊專業服務業者路孚特(Refinitiv)分析,中國實際上有足夠的天然氣度過這個冬天,「問題在於,當氣溫驟降時,價格法規和補貼的減少,使天然氣無法到達中國北方家庭」。

香港能源策略顧問公司The Lantau Group的天然氣專家在報導中稱俄羅斯的天然氣進口價格很高,但中國的法規嚴格限制燃氣經銷商向居民出售燃氣的價格。

今年冬天,天然氣的批發成本高過向居民收取費用的3倍,業者可以將額外成本轉嫁給工業和商業用戶,但不能轉嫁給居民,「因此,當價格上漲時,這些公司有很大的動機切斷民生用氣,並轉向主要工業和商業用戶出售」。

延伸閱讀

核二廠除役倒數50天 趙少康向蔡英文喊「回頭是岸」

【專家之眼】寂寞俄羅斯 普亭一個人的武林:銛𢤱爲上

俄烏停戰?股市多空大預測

暖冬救了歐洲 普亭把能源武器化這一招踢鐵板

相關新聞

疑錯將燃料酒精當白酒 九寨溝遊客集體中毒1死1失明

有大陸網友向陸媒爆料稱,在四川成都一旅行社報團去九寨溝旅遊時,在旅行社指定的飯店就餐飲酒後,多名遊客甲醇中毒,其中一死一...

大陸首例!患者同時感染兩個新亞型毒株 民眾恐慌憂疫情再起

中國疾控中心17日證實,首次發現患者同時感染Omicron新亞型毒株BA.5.2.48和BF.7.14的本土病例,是否意...

中央圖書館裸露只是冰山一角!港女不雅照遍及列車、IKEA

該裸女是90後女生,與男友在Twitter成立聯名帳戶,經常在公眾地方、交通工具或商舖拍攝淫照及淫片,包括港鐵、九巴、IKEA宜家家居等,甚至曾在列車內做出狀似口交等不雅行為

26歲女棄逾百萬年薪改開快餐店還收佛心價 她喊:得到多了

年薪高但壓力大到幻聽,應如何選擇?深圳1名26歲女生日前登上微博熱搜,她放棄了上海某互聯網大廠最高可達年薪平均逾34萬港元(約132萬台幣)的工作,自行開快餐店稱「再也不用面對KPI」。

蔡天鳳慘案在逃前夫抓到了 被捕4人全是死者前夫一家人

香港名媛蔡天鳳被殘殺肢解案傳出新進展。根據《香港01》報導,25日下午,香港重案組人員成功於東涌拘捕死者鄺姓前夫,目前被...

不滿對千萬巨額財產分配!前夫一家下毒手 蔡天鳳頭身手失蹤 前夫在逃

蔡女前夫一家因不滿她對千萬巨額財產的分配,新租用村屋精心設下殺人大計,且動用削肉機、電鋸等工具分屍。警方只尋獲死者雙腿,其頭、身、手仍不知所終,但屋內遺有兩煲混有人體組織的湯,場面駭人。警方已拘捕前夫的父母及兄長3人,惟無業前夫仍然在逃;並正追查涉案村屋是否第一兇案現場。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