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春節遊客暴量

「今年遊客比去年同期多了三、四倍,我每天要接上百個訂房電話,訂單已排到2月初」,雲南民宿老闆「雷寶寶在大理」說。春節期間,他在社交平台發布的影音,展現了大理旅遊的火爆景象,畫面中洱海生態廊道上餵食海鷗的遊客密密麻麻,十分熱鬧。
中新社指出,自從大陸防疫鬆綁後,雲南、海南等地旅遊率先回溫。從雲南各州市發布的數據來看,雲南旅遊迎來大幅增長。
春節假期,麗江古城日接待遊客量超10萬人次;1月21日至25日,大理州共接待旅遊者270.11萬人次,實現旅遊業總收入人民幣20.14億元;1月21日至24日,西雙版納州接待遊客99.91萬人次,旅遊總收入人民幣6.1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333.88%。
幾年前,大理為改善洱海水質,關停生態保護區核心區近2,000家客棧餐館,並系統實施環湖截汙、生態修復等重大項目。隨著沿湖1806戶生態搬遷順利完成,129公里環湖生態廊道建成運營,綠水青山的洱海生態廊道贏得更多遊客青睞。大數據監測顯示,1月22日洱海生態廊道人流量超過大理古城,高達13.68萬人次。 在西雙版納景洪市告莊西雙景的星光夜市內,凌晨1點多,仍有身著傣族、哈尼族等民族服飾在街頭拍照的遊客。疫情防控政策優化以來,「旅拍寫真」、「傣泰風情」等關鍵詞頻頻登上網絡熱搜榜,成為疫後當地旅遊新業態。
報導稱,與人頭攢動、市場火爆的麗江、大理、西雙版納相比,僑鄉騰沖吸引更多深度遊、沉浸遊的旅客。
春節期間,陳磊位於騰沖市區的民宿爆滿。他說,「一部分客人更願意把行程慢下來,不去景區,而是走進周邊村寨、菜市場、非遺工作室……感受當地文化和生活方式。」
陳磊從事旅遊業近十年,他認為,越來越多的遊客選擇走出傳統景區、走進旅遊資源的「末梢」,促進了旅遊市場良性發展。「這會促使更多城市、鄉村挖掘自身特色、打造文化品牌,讓其在流動發展的過程中成為『景區』,讓旅遊產品更加豐富多樣。」
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國際旅遊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姚子龍表示,隨著「中老鐵路」(大陸連接寮國)通車和未來中老泰鐵路的全面貫通,雲南將吸引大量東南亞遊客。
姚子龍指出,東南亞國家不缺山水、也有雨林,但冰雪項目相對稀缺。雲南具備開發冰雪項目的環境,未來很有可能成為極具潛力的旅遊新業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