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疫下仍增產 中國糧產連續8年超過1.3萬億斤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2022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1萬3730.6億斤,比上年增加73.6億斤,增長0.5%,總產量再創新高,這是中國糧食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專家表示,極端天氣等自然災害頻發,加之新冠疫情防控等因素,能實現糧食增產實屬不易,也實現「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國家政策。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夏糧和早稻產量分別為2948.1億斤和562.5億斤,比2021年增加28.9億斤和2.1億斤。全國秋糧產量1萬220億斤,比上年增加42.5億斤。在播種面積增加、單位面積產量下降的基礎上,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萬7498萬畝,比2021年增加1052萬畝,增長0.6%。而單位面積產量387公斤/畝,比2021年減少0.2公斤/畝,下降0.1%。
大公報報導,2021年秋汛的受災地圖顯示,北方主要的小麥產區都受到了影響,1.1億畝冬小麥因受災而大面積晚播。2022年的高溫乾旱分布圖顯示,長江流域秋糧主產區也都受到嚴重的旱情影響,當時正值南方水稻生長孕穗的關鍵期。夏糧和秋糧主產區幾乎都不同程度受到了自然災害的影響。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農產品貿易與政策研究室主任胡冰川表示,今年以來,極端天氣等自然災害頻發,加之種植結構調整、新冠疫情防控等因素,能實現糧食增產實屬不易。總體來說,中國糧食安全基礎十分牢固。
三大主糧中,小麥產量2754.5億斤,玉米產量5544.1億斤,稻穀產量4169.9億斤,合計增產21.6億斤。全國豆類產量470.2億斤,比上年增加77.1億斤,增長19.6%。其中,大豆產量405.7億斤,比上年增增長23.7%。中國不斷加大糧食及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力度,針對化肥、農藥、種子等糧食生產關鍵環節採取有效措施,促進糧食增產豐收。
另中國也祭出奇招「抗旱水稻」,成功通過「烤驗」。報導指出,南昌市南昌縣種糧大戶陶愛文2022年初經農技站工作人員推薦,種植了1600畝優質稻新品種──臻兩優鈺占絲苗,畝產1300斤左右,比2021年種植其他品種水稻增產200多斤。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