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經典賽Live/日、美爭冠大戰先發出爐 大谷翔平與楚奧特打擊對決

經典賽/日、美大決戰前 大谷翔平與楚奧特先相擁留下經典一幕

今起白天熱得像夏季 周六有望聽見「春雷乍響」

大陸各地漸推「陽性居隔」 確診者毋須鄰居簽名同意

大陸各地漸推「陽性居家」,規定確診者毋須鄰居簽名同意,但其中還有一些爭議產生。圖為11月27日,北京順義一社區為高齡老人、孕婦等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送檢上門」。(圖/取自「汝陽縣衛生健康委」微信公眾號)
大陸各地漸推「陽性居家」,規定確診者毋須鄰居簽名同意,但其中還有一些爭議產生。圖為11月27日,北京順義一社區為高齡老人、孕婦等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送檢上門」。(圖/取自「汝陽縣衛生健康委」微信公眾號)

大陸「白紙運動」爆發後,政府持續調整相關防控措施,有不少地方開始逐漸推行「陽性居隔」。在這個政策下針對符合條件的確診者,可以在家裡隔離,且不用鄰居簽字同意。

據第一財經報導,目前在北京、廣州等地,讓符合特殊要求(如孕婦、嬰幼兒、老人等)的無症狀或輕型新冠陽性感染者居家,已部分成為「默認模式」,且無需經過鄰居簽名同意。這項政策的涉及人員也有所擴大,從起初的「符合特殊條件的無症狀、輕症新冠感染者」,已逐漸擴大到「符合居家隔離條件的無症狀、輕症新冠感染者」。

但這個政策也有爭議,報導引述北京朝陽區李姓民眾說法稱,讓不具備轉運條件的輕型和無症狀新冠感染者居家,應是一件符合大眾同理心的好事,但因缺少預案,反而造成顧此失彼和鄰里糾紛。

這些糾紛包含,「氣溶膠傳播」是小概率事件。既然基於此判斷,將其他住戶劃定為密接人群,那麼應該有專業人員及時針對樓棟排水管道等風險性進行判斷;再者,陽性居家應該是為了減輕對經濟和居民的影響,「但如果讓更多鄰居陪跑(要等到確診者轉為陰性,其他住戶才能解隔離),會適得其反」。此外還有如何監控確診者「別亂跑」的問題。

對於「陽性居家」,上海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姜慶五在認為,防控政策的持續優化無疑是一件可喜之事,「讓符合條件的陽性人員居家隔離,更符合公眾期待,有利於感染者的康復,更有利於有效緩解醫療系統壓力」。但他也表示,還需保障民眾掌握充分資訊、理解政策優化的背後邏輯、做足準備、達成共識,以達到「陽性居家」的預期效果。

姜慶五認為,未來防新冠感染的重點應從聚焦於個體陽性感染者轉移至公共場所的防控,尤其是公共交通工具、包括醫院在內的室內公共場所等。通過完善這些場所的衛生、通風條件,做好出入人員防護管理等,以經濟、有效的方式達到防控效果。他也強調,並不贊成使用電子手環方式監察陽性感染者。

病毒學專家常榮山認為,一方面對於居家陽性人員,尤其是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社區或疾控部門的保障工作需要做到位元,並做好轉移預案;另一方面,應儘量用抗原自測或核酸自採,代替入戶核酸,以降低「大白」被感染,乃至進而傳染其他人員的可能。對於電子手環他也不贊成,強調可用電子門磁處理監控問題。

此外,報導還引述匿名病毒專家稱,對於居家的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可以適當吃點官方推薦的中藥,「但沒必要準備專門的抗新冠病毒的藥物」;對於特殊群體(有基礎病和老人)則應考慮輔以藥物。

據陸媒極目新聞整理,目前推出「陽性居家」政策的地方政府,包含東莞、廣州、北京、深圳與重慶。這項政策是否持續擴大實施範圍,值得關注。

新冠肺炎

延伸閱讀

港人因疫情管控受困廣州 38天後才得返港

大陸快遞業務增長 提前千億件

大陸互聯網收入回升 研發費2位數增長

陸將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 路透:或允許確診者居家隔離

相關新聞

大陸首例 同時感染兩新冠亞型毒株本土案例

中國疾控中心網站17日發布最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週報(China CDC weekly)》,證實日前在重慶醫科大學附...

陸試點開放20國旅遊 港澳全面通關

陸客來了!中國大陸與港澳六日全面通關,並恢復兩地旅行團旅遊,自由行旅客也可往來兩地。北京當局試點開放大陸民眾赴泰國等廿國...

喊話恢復兩岸16個直航航點 國台辦:已全面做好準備

大陸官方致函我方民航局表達希望恢復兩岸航點之後,國台辦晚間進一步指出,希望兩岸相向而行、優先推動廣州等16個航點直航,「...

陸春節境內旅遊 回到疫前水準

在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放開後,大陸旅遊市場快速反彈,尤其境內旅遊正逐漸回到疫情前水準。飛豬、攜程等旅行平台的數據都顯示,春節...

40天21億人次移動的春運 恐成大陸疫情復發的引爆點

農曆春節來臨,中國大陸長達40天的春運預估有21億人次移動,面對新冠疫情,準備好了嗎?

廣州逾85%染疫 進入尾聲

春節將至,大陸各地第一波新冠感染高峰也陸續進入尾聲。廣州十八日召開記者會通報,當地感染率已超過百分之八十五,進入疫情「流...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