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青春動滋券常態發放 教育部:「這族群」每人每年500元

艾成弟弟艾翔驚傳心肌梗塞逝!年輕人猝死多因心血管出問題 4生活型態易致命

團進團出上路! 4天團只篩1次 香港旅遊業復常遭質疑

香港18日起實施「團進團出」,在港逗留少於四天的旅行團,只須在抵港當天做一次核酸檢測即可 。 (中通社)
香港18日起實施「團進團出」,在港逗留少於四天的旅行團,只須在抵港當天做一次核酸檢測即可 。 (中通社)

香港逐步放寬防疫措施,18日起,在港「團進團出」、逗留少於4天的旅行團,只須在抵港當天做一次核酸檢測即可,同時持「黃碼」旅客可以進入主題公園、博物館等指定景點,亦可進入指定食肆的分隔區域用膳,但遭旅界質疑吸引力有限。

綜合明報、文匯報報導,業界認為吸引力有限,預料實施初期不會有大量旅客訪港,但認為港府在旅遊旺季前推出安排,有助爭取東南亞短途旅客來港。

報導指出,今日起,入境香港並已向旅議會提交申請和登記行程的旅行團,如旅客只在港逗留不多於4天(以抵港當天為第零天計,抵港後第三天或之前離港),只須在抵港當天進行一次核酸檢測,但行程期間仍須每日進行快速抗原測試。

食肆方面,接待入境團的餐飲處所亦須透過旅行社向旅議會提交遵守防疫要求的承諾書,包括安排有密封間隔的獨立房間、「包場」或整個露天座位範圍予旅客用膳,且不能有現場表演,而食肆員工與入境團工作人員一樣須進行額外核酸檢測。

政府昨日起容許入境旅行團「團進團出」,有旅遊業界認為主要吸引亞洲旅客,質疑香港對比鄰近已放寬入境安排的國家有否足夠吸引力。有餐飲業界代表則認為政府反應較遲,預計大型中式酒樓方能符合團進團出的最新要求。

香港餐務管理協會主席梁振華稱,業界爭取團進團出多時,至昨才公布最新安排,認為政府反應較遲。他說正等待業界反應,暫未收到任何申請。他說,政府要求食肆需安排有密封間隔的獨立房間招待旅客,「一般食肆做不到」,料最終較多大型中式酒樓報名。

香港入境旅遊接待協會主席梁耀霖表示,不會預期「團進團出」推出後旅客踴躍來港,預期至聖誕及新年檔期來港團客可能只回復至疫前一至兩成。他指「團進團出」以東南亞短線客、即菲律賓、泰國及新加坡的遊客為目標;歐美客則要待香港航機承載力回升,以及香港防疫措施放寬才有望急增,認為「0+0」措施才有望進一步吸引旅客來港。

香港18日通報8008宗新冠確診,是連續兩日逾8000宗。大埔醫院及律敦治醫院均出現感染群組,但港府暫無收緊社交距離措施。

此外,卡達世界盃足球賽20日揭幕,適逢社交距離措施有限度放寬,加上不少球賽在香港時間晚上上演,有酒吧表示本屆賽事開賽時間較方便市民觀賞,期望生意上升三四成,其中周一英格蘭對伊朗賽事,座位已經全數被預訂光。

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認為,世足賽舉行是好事,但現時香港仍受疫情影響,加上最近疫情反彈,憂影響氣氛,加上疫情改變港人生活習慣,市民可相約友人在家中觀賽,預期市民到酒吧或食肆消費的意願會減少。

他又稱,「0+3」刺激部分港人外遊,市民可選擇到鄰近旅遊地點觀看世足賽,認為本屆世界盃為零售及餐飲市場帶來的消費效應,或較上屆減少一至兩成。

相關新聞

疑錯將燃料酒精當白酒 九寨溝遊客集體中毒1死1失明

有大陸網友向陸媒爆料稱,在四川成都一旅行社報團去九寨溝旅遊時,在旅行社指定的飯店就餐飲酒後,多名遊客甲醇中毒,其中一死一...

大陸首例!患者同時感染兩個新亞型毒株 民眾恐慌憂疫情再起

中國疾控中心17日證實,首次發現患者同時感染Omicron新亞型毒株BA.5.2.48和BF.7.14的本土病例,是否意...

中央圖書館裸露只是冰山一角!港女不雅照遍及列車、IKEA

該裸女是90後女生,與男友在Twitter成立聯名帳戶,經常在公眾地方、交通工具或商舖拍攝淫照及淫片,包括港鐵、九巴、IKEA宜家家居等,甚至曾在列車內做出狀似口交等不雅行為

26歲女棄逾百萬年薪改開快餐店還收佛心價 她喊:得到多了

年薪高但壓力大到幻聽,應如何選擇?深圳1名26歲女生日前登上微博熱搜,她放棄了上海某互聯網大廠最高可達年薪平均逾34萬港元(約132萬台幣)的工作,自行開快餐店稱「再也不用面對KPI」。

蔡天鳳慘案在逃前夫抓到了 被捕4人全是死者前夫一家人

香港名媛蔡天鳳被殘殺肢解案傳出新進展。根據《香港01》報導,25日下午,香港重案組人員成功於東涌拘捕死者鄺姓前夫,目前被...

不滿對千萬巨額財產分配!前夫一家下毒手 蔡天鳳頭身手失蹤 前夫在逃

蔡女前夫一家因不滿她對千萬巨額財產的分配,新租用村屋精心設下殺人大計,且動用削肉機、電鋸等工具分屍。警方只尋獲死者雙腿,其頭、身、手仍不知所終,但屋內遺有兩煲混有人體組織的湯,場面駭人。警方已拘捕前夫的父母及兄長3人,惟無業前夫仍然在逃;並正追查涉案村屋是否第一兇案現場。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