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首班「準時」中歐班列 從西安開11天抵達德國

中國大陸面向歐洲地區開行已久的「中歐班列」,向來都沒有辦法按照固定時刻表運行,而必須配合列車所在地的實際情況而調整發車時間,時程並不固定。不過首班「境內外全程時刻表」的中歐班列,8日由大陸官媒披露已經抵達德國,大陸鐵路部門表示,未來會組織開行更多「準時」的中歐班列。
據新華社消息,首趟境內外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11月7日抵達德國杜伊斯堡貨運場站。文章稱,境內外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開行後,可控制各環節作業時間,消除口岸站辦理列車換裝時的無效停留時間,實現大路段、寬軌段、歐洲段順暢交接,提高運輸時效。
另據人民網報導,這輛列車運行達9,908公里,歷時11天1小時35分才抵達德國杜伊斯堡。此前,大陸跟德國等七國鐵路聯合制定「中歐班列全程時刻表編制與協作辦法」,2022年初啟動4條中歐班列全程時刻表編制工作,沿線哈薩克、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等鐵路多輪磋商後,10月26日正式在西安至杜伊斯堡間試運行。
至於為何此前中歐班列都沒辦法「準時」?光明日報曾於近日指出,此前中歐班列途經各國時,都需由當地鐵路部門根據本國實際情況制定執行時間,容易在途中造成較多無效停留,無法實現列車全程到發時刻固定。
新的準點模式在途經各國有較於以往不同的處理方式,例如大陸境內的阿拉山口站,即採取「優先編組、優先掛運、優先發車」措施,安排接車線路、調車作業計畫,加快票據流轉、申報、受理。同時,積極與海關、邊檢協調溝通,提前預報生產資訊加快查驗通關效率。
「中歐班列」是大陸2016年啟用的品牌,目前累計路線已經超過90條。2022年前8個月已開行1萬622列、超過97.2萬個標準貨櫃,較2021年成長超過5%。大陸國鐵集團指出,下一步將會與沿線各國鐵路組織開行更多線路和雙向的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