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70寒暑 香港志記鎅木廠最後1天傳藝

度過70個寒暑的上水古洞北「志記鎅木廠」,終敵不過城市發展巨輪,12日舉辦最後的木藝班,13日或迎來港府收地結業。
綜合明報、香港01報導,木廠現尚餘800噸木材,昨日不少市民趁收地死線前到場參觀。73歲的第二代負責人王鴻權盼當局不要即時封場及驅趕,期望給予多半年至兩年時間清倉,「不要趕盡殺絕」。
發展局稱已先後兩次延遲木廠遷出限期,在公眾利益考慮下,再無空間延期。發展局表示,志記位於古洞北新發展區第一階段發展的工程範圍內,如13日前未能遷出,當局要按程序採取適當的土地清理行動。
志記因應時代轉變,由原木加工廠一變而成專門回收廢棄電線桿、碼頭椿柱或颱風倒塌的斷木,經篩選開鎅後翻新成再生木材,近年還廣招學校、非港府組織或其他私人機構開設木工班,讓巿民親身體驗如何將廢棄木材變成有用的環保家具,從中推廣環保理念。
近年最成功的案例便是志記與設計團隊LAAB合作,將2012年因中環灣仔繞道而拆卸的灣仔碼頭近百條防撞木回收翻新成木枱、長凳和茶几櫈,放在屯門污泥處理廠新建園區T-Park「源 · 區」T-Cafe內供遊人使用,成為日本「Good Design Award 2017 Best 100」中唯一一件入圍的香港作品。
權哥40年前接手家族生意,木廠限期將至,權哥稱以平常心看待,明白港府要起樓發展,不會抗衡;但廠內仍有很多珍貴木材,例如南方松及北歐松,不忍棄置。他認為將木材造成家俬更有價值,若送去港府碎掉變為化肥十分浪費,又慨嘆香港已無工廠可處理原木。
被問到退休生活如何打算,權哥稱暫時沒有多想,但希望能夠傳承工藝,即使年屆古稀,仍可為社會出一分力。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