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居家隔離者出現抑鬱等症狀 陸專家籲關注心理健康

據財新網報導,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指出,疫情使全球增加1.6億抑鬱症及焦慮症患者。而在中國大陸,近三分之一居家隔離者也出現抑鬱、焦慮、失眠症狀。他呼籲,應關注疫情時代下國民的心理健康問題。
中國大陸動輒封城的防疫作法,早為眾人詬病。人口超過2,000萬的四川成都,1日晚間6時起也進入「靜態管理」,全體居民被要求「原則居家」,當地許多民眾1日白天紛紛上街搶購各種生活物資。
但事實上,成都目前疫情並不嚴重。8月25日至31日,成都累計報告新冠陽性感染者766例。9月1日,四川省新增本土新冠確診病例128例,其中成都103例;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77例,其中成都47例。
報導稱,陸林近日在一場演講中表示,此次疫情使全球增加了7,000萬抑鬱症患者,9,000萬焦慮症患者,失眠患者也翻倍增長。心理疾病患者數量迅速攀升,無疑給全球心理健康帶來重大影響。
根據2020年初世界衛生組織(WHO)關於新冠疫情期對大眾心理健康影響的調查,「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在人群中發病率可達20%以上。在中國,則有近三分之一居家隔離者出現抑鬱、焦慮、失眠症狀。盡管大部分在疫情之後都能恢復健康,但仍有超過十分之一的受訪者無法完全恢復正常。
在WHO定義的400多種心理疾病中,抑鬱障礙和焦慮障礙發病率很高。陸林表示,在中國,這兩種心理疾病的發病率均達7%左右。盡管中國心理疾病發病率在全球範圍並不是很高,但增長速度快、疾病人口基數大。
此外,中國成年人還有20%-30%存在各種睡眠問題,其中需要就醫的高達15%。
財新網指出,根據WHO新冠肺炎防治專家委員會預判,盡管新冠疫情何時消失尚無定數,但可以確定的是,它對人類心理健康的影響將至少持續20年以上。對於青少年、獨居老年人等心理疾病易感者,造成的影響尤其巨大。
在新冠疫情下,陸林呼籲應關注中國國民心理健康問題,特別是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全球兒童青少年中有五分之一存在各種精神問題,據大陸流行病學調查,大陸兒童青少年心理疾病流行率約17%。
陸林指出,要保證兒童青少年有充足的體育鍛煉和睡眠,才能更好地維護其心理健康。他強調,小學生每天要睡足10小時,中學生9小時,高中生8小時。即便在準備高考期間,高中生每天睡眠時間也不應少於7小時。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