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 被正式宣告滅絕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危起偉1990年代在宜昌江邊拍到的受傷長江白鱘。(取自《極目新聞》)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危起偉1990年代在宜昌江邊拍到的受傷長江白鱘。(取自《極目新聞》)

歐洲時間21日下午14時(北京時間20時),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發布全球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報告。其中,被稱為「中國淡水魚之王」的長江白鱘,被正式宣告滅絕。

湖北日報旗下新媒體《極目新聞》報導,根據IUCN官網最新報告,全球現存的26種鱘魚均面臨滅絕威脅。名錄顯示,長江特有物種白鱘已經滅絕,長江鱘野外滅絕。

IUCN全球鱘魚再評估結果顯示,約三分之二的鱘魚種群處於極度瀕危狀態。報告指出,在全球範圍內,鱘魚面臨的主要威脅包括:野生魚子醬和魚肉的非法貿易帶來了非法捕撈,水壩阻斷了它們的遷移路線,不可持續的沙石開採破壞了它們的產卵場,以及棲息地喪失。

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根據物種數目的下降速度、物種總數、地理分布等規則分類,最高級別是「滅絕」,之後依次是「野外滅絕」、「極危」、「瀕危」和「易危」等。中華鱘此次仍維持「極危」等級。

IUCN鱘魚專家組中國唯一成員、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危起偉表示,長江中華鱘也已經連續五年未監測到自然繁殖,野外生存狀況堪憂。但比白鱘幸運的是,長江鱘和中華鱘已實現人工保種,但要實現自然種群的恢復需要更大的努力。

報導稱,長江白鱘體型碩大,可達7、8公尺長,被稱為「中國淡水魚之王」。大陸有俗話:「千斤臘子,萬斤象」。「臘子」指的是中華鱘,「象」指的是長江白鱘。據稱,長江白鱘重可達上萬斤。

白鱘和長江中華鱘一樣,是距今已有1.5億年的中生代白堊紀殘存下來的極少數古代魚類之一。不少大陸網友感嘆,長江白鱘在地球生存了1.5億年,如今竟被宣告「滅絕」,無疑是令人悲傷的消息。

中國水產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的科學家2003年大年初一,最後一次救助一條長江白鱘、放生並跟蹤。但隨後船隻觸礁,被放生白鱘的電波信號也消失。自此之後,大陸科研人員就再也沒有發現過白鱘,也沒有人工養殖個體存留。

危起偉第一次看見長江白鱘是在1984年,位於葛洲壩下一尾死亡白鱘,「白鱘個體大,非常難養活」。1984年至1993年間,他救護過四尾被困的白鱘,僅一尾成功救活,放回長江。

危起偉和團隊按IUCN評估模型研究白鱘現狀,得出的結論是:白鱘可能已經在2005年至2010年間滅絕,且可能早在1993年就已功能性滅絕,即自然種群無法進行繁殖活動。

「作為長江旗艦物種,白鱘的滅絕,折射出整個長江生態系統的狀態」,危起偉說,白鱘是江海迴游魚類,在長江上游繁殖,葛洲壩的修建,阻隔了白鱘的繁殖通道。此外,航運、捕撈、汙染等人類活動的增多,特別是長江魚類的減少,已無法支撐體型碩大白鱘的生存。

魚類 淡水 放生

延伸閱讀

長江白鱘宣告滅絕!19年前「最後活體影片曝光」腹中帶卵被撈上岸

穿比基尼「第2鍋半價」!前鎮水產升級10種海鮮吃到飽

近海養殖漁業利弊 正反雙方較輸贏

公園夜捕「水怪」一無所獲 救援隊:搜救被困者我們比較專業

相關新聞

疑錯將燃料酒精當白酒 九寨溝遊客集體中毒1死1失明

有大陸網友向陸媒爆料稱,在四川成都一旅行社報團去九寨溝旅遊時,在旅行社指定的飯店就餐飲酒後,多名遊客甲醇中毒,其中一死一...

大陸首例!患者同時感染兩個新亞型毒株 民眾恐慌憂疫情再起

中國疾控中心17日證實,首次發現患者同時感染Omicron新亞型毒株BA.5.2.48和BF.7.14的本土病例,是否意...

中央圖書館裸露只是冰山一角!港女不雅照遍及列車、IKEA

該裸女是90後女生,與男友在Twitter成立聯名帳戶,經常在公眾地方、交通工具或商舖拍攝淫照及淫片,包括港鐵、九巴、IKEA宜家家居等,甚至曾在列車內做出狀似口交等不雅行為

26歲女棄逾百萬年薪改開快餐店還收佛心價 她喊:得到多了

年薪高但壓力大到幻聽,應如何選擇?深圳1名26歲女生日前登上微博熱搜,她放棄了上海某互聯網大廠最高可達年薪平均逾34萬港元(約132萬台幣)的工作,自行開快餐店稱「再也不用面對KPI」。

蔡天鳳慘案在逃前夫抓到了 被捕4人全是死者前夫一家人

香港名媛蔡天鳳被殘殺肢解案傳出新進展。根據《香港01》報導,25日下午,香港重案組人員成功於東涌拘捕死者鄺姓前夫,目前被...

不滿對千萬巨額財產分配!前夫一家下毒手 蔡天鳳頭身手失蹤 前夫在逃

蔡女前夫一家因不滿她對千萬巨額財產的分配,新租用村屋精心設下殺人大計,且動用削肉機、電鋸等工具分屍。警方只尋獲死者雙腿,其頭、身、手仍不知所終,但屋內遺有兩煲混有人體組織的湯,場面駭人。警方已拘捕前夫的父母及兄長3人,惟無業前夫仍然在逃;並正追查涉案村屋是否第一兇案現場。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