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香港逾4成中學生 去年曾遇網路性騷擾

香港救助兒童會與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的研究團隊合作,開展一項「香港兒童在線」研究,透過對1300名中小學學生的調查發現,五分之一香港青少年曾遭受網路欺凌;逾四成中學生於去年遭遇網上性騷擾,每十名青少年中,就有一人被要求提供自己的裸露色情照片。
大公報報導,研究團隊建議港府成立獨立的專責委員會,處理有關網路性騷擾及網路欺凌的投訴,讓青少年「求助有門」。
香港救助兒童會委託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的研究團隊,於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透過問卷形式,調查1300名8至17歲中小學生的上網行為模式以及受到的網路滋擾問題。
調查結果顯示,約兩成中學生曾於去年遭受網路欺凌,而大部分受欺凌者在網路和現實世界同時受到這種對待。研究亦指出,沉迷於網路遊戲、孤單及依賴網上社交生活的青少年,更容易受到網路欺凌。
調查還顯示,40%受訪中學生至少有一次在網上曾非自願地收到與性相關的內容、遭遇性誘惑等的經歷;每十名香港中學生中,約有一人曾於去年遭到網上性騷擾,包括收到性訊息、遭人要求提供裸體自拍照等,人數多達3萬3000人。另外團隊亦發現,家境較清貧的中學生更容易遭到網路性騷擾,為其他青少年的兩倍。
香港救助兒童會總幹事司徒恩表示,2020年剛轉為網課的時候,曾有家長訴苦說,其小學一年級女兒在上網課時,突然有一名頭像為裸露色情圖像的陌生男子闖入Zoom課室,嚇到女兒驚慌失措。
司徒恩說,由於小學生年紀尚小,都比較願意和家長分享和交流,而中學生卻沒有那麼樂觀,很多不敢與家人或朋友傾訴。故研究團隊建議,港府應設立獨立的專責委員會,以處理涉及兒童網路安全個案的投訴和舉報,同時亦要確保法律、政策及措施能營造一個賦權和保護兒童及青少年的環境。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