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用「二氧化碳」製冰雪 國際奧會顧問肯定

北京冬奧是史上首度完全使用人造雪來舉辦的比賽盛事,2016年以前,中國造不出一條合格的「冰狀雪」賽道,在籌辦冬奧時,沒有冬賽經驗的造雪技術也頻受質疑。如今突破技術限制,國際奧會(IOC)製冰顧問薩瑟蘭更讚美「希望冬奧會的二氧化碳製冰技術能傳遍全世界」,五年的時間讓中國實現「用雪自由」。
央視報導,中國冰雪科研起步晚,舉辦國際賽事經驗少,「此前國內賽道雪務技術幾乎空白,同時國際對中國實施技術封鎖,中國無法拿到賽道雪的參數標準」。加上北京冬奧會是在大陸性季風氣候區舉辦,氣象條件不利。
2017年,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名譽主任秦大河帶領下,北京冬奧會賽事用雪保障關鍵技術研究團隊正式組建。
回憶起當時的不易,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研究員王飛騰稱,「國外技術團隊他們做這個雪務工作的時候,基本上是不讓我們看的,他們的專家過來之後他們就踩一踩、捏一捏,然後告訴你合格不合格,至於為什麼合格,這個核心技術他們不告訴我們」。
為瞭解決難題,整個團隊埋頭苦幹。2019年-2021年,在雲頂滑雪公園和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等地,團隊進行冰狀雪製作試驗。試驗區氣溫一度達到零下20多攝氏度,隊員一待就是10多個小時。過程看似簡單,鋪雪、注水就行,但鋪多厚的雪,隔多久注水等都無具體參數。
最終,不同氣候條件的冰狀雪賽道製作技術被攻克,中國成功打造冰狀雪賽道,從造雪到除雪的技術全部達到國際賽事標準,實現了「用雪自由」。冰雪硬度測量儀和冰雪粒徑測量儀等冰狀雪賽道專業監測設備也實現國產化,成本大幅壓縮。
新華社報導,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是北京賽區唯一新建的場館,是第一個應用二氧化碳製冰技術的冬奧場館,國際奧委會顧問薩瑟蘭對此讚美不已。二氧化碳製冰劑更環保、更綠色、更高效,既避免環境暖化,又能保持冰面良好溫度及品質,讓選手更好發揮。
以往冬奧使用的R404a製冰劑會汙染環境,造成全球暖化,薩瑟蘭指出,中國改用新型製冰劑的勇氣不可低估,「因為之前中國任何賽場都沒用過二氧化碳製冰劑,這是很大進步。同時也得益於大家的努力和勇氣。」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