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寒假拒培訓 河南逼學生簽「承諾書」

中國的中小學生將進入「雙減」後首個寒假,河南省教育廳日前發文件,要求學生簽署不參加非官方校外培訓的「承諾書」,違者將計入學生個人誠信檔案。其後,官方又低調撤換「承諾書」的相關附件,將「誠信檔案」表述改為「個人管理檔案」,落實「雙減」作法被酸打錯靶子。
來源:YouTube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承諾內容主要包括不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參加學科培訓;不參加以教育諮詢、文化傳播、家政服務、住家教師、眾籌私教、直播變錄播等違規培訓,及以遊學、研學等非學科名義下違規進行的學科類培訓;同時要求學生如發現違規違法培訓行為,須及時舉報。
按照「雙減」規定,任何義務教育學科類培訓機構都不得在寒暑假開展培訓。能否把義務教育學科類培訓在此期間「清零」,成為各地政府完成中央任務的一項政績。河南是中國首個將學生參加校外培訓作為約束主體的省份。鄭州前中學教師賈靈敏21日曾對教育廳這一規定提出質疑說,「學生參加校外培訓是家長的選擇,為何要孩子承擔責任,而且這個『個人檔案』是要跟著學生一輩子的,比如將來孩子的升學,將來的工作,如果到政府部門的升遷,包括報考公務員,檔案記錄的內容對孩子都有影響。」
時事評論人士畢鑫表示,學生負擔過重的責任在於校方,學生的作業過多與教育方式密切相關。他說:「如果學校老師沒有達到教會孩子的目的,勢必有校外的培訓機構為孩子作補充培訓。這種補習被記錄在個人誠信檔案,會成為一個污點,這是教育史上的污點。」
另據媒體報導,教育學者熊丙奇也表示,即便對學科類培訓進行需求側治理,也不能把學生作為靶子。這種不疏導學生、家長的培訓需求,而希望以「管住學生」的方式「管住需求」治理路徑,只會適得其反。某種程度說,也是一種「懶政」。
熊丙奇指出,若執行這一規定,無疑是用道德綁架的方式,把很多學生推入「不誠信」困境。最終還可能「逼出」更多的變異培訓來。據報導,一些地方已經出現家長開車到外地接老師,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對孩子進行「跨省高速培訓」。熊丙奇認為,治理需求不能是堵住需求,回歸到疏導需求、解決需求才是正途。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