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大熊貓「小核桃」 野放3年首次入境

2021年11月,四川都江堰國有林場在野外監測工作中,從紅外相機中發現野生大熊貓的寶貴影像。經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簡稱:熊貓中心)比對DNA,證實影像中的大熊貓,正是2018年放歸的圈養大熊貓「小核桃」,這是首次在野外拍到「小核桃」。
來源:YouTube
央視新聞報導,熊貓中心派出專家在海拔1346米安放紅外相機點位附近,發現了大熊貓採食箬竹和臥穴的痕跡,通過從糞便中提取DNA,經科研人員比對,確定這只5歲多的雌性大熊貓正是2018年放歸的「小核桃」。
熊貓中心專家黃金燕表示,2018年「小核桃」放歸後,就一直對牠跟蹤監測,根據收集的GPS項圈數據分析,「小核桃」在野外有了自己的領地,能進行長距離遷徙移動,完全適應了野外生態環境。
放歸大熊貓佩戴的GPS頸圈,是目前獲得大熊貓野外活動數據的重要途徑,因頸圈的大小和電池電量有限,一般在1到1.5年後就會自動脫落。項圈脫落後,科研人員會綜合分析之前收集的數據,繼續追蹤大熊貓的活動範圍。
去年5月,熊貓中心拾得了「小核桃」脫落的頸圈,分析了數據,了解了它在野外的生存情況。此次從拍攝到的影像上看,「小核桃」體態圓潤、活潑可愛,有嗅聞行為,說明其在野外生存狀況良好。
2018年12月,熊貓中心的大熊貓「琴心」「小核桃」在都江堰市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放歸,這是史上首次在成都片區放歸人工圈養繁育的大熊貓。自2003年起,,熊貓中心已成功野化培訓並放歸了11隻圈養大熊貓,目前9隻生存良好。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