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夏威夷」 海南省力拚躍居國際觀光重鎮
今年是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送上大禮,享有「中國版夏威夷」稱號的海南省獲政府利多政策支持,這些政策涵蓋旅遊、免稅商店及醫療服務等領域,力拚將海南島轉型為國際觀光重鎮。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報導,中國尋求海南的改革開放取得重大突破,歡迎全世界投資人到海南投資,海南將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重點發展旅遊、醫療和金融業,海南還會實施更加開放的免稅購物政策,增加國際航線。
根據中國國務院14日批准的改革計畫,中國也將支持海南發展沙灘運動、水上運動及賽馬運動,探索發展競猜型體育彩票。彭博引述知情人士透露,這些舉措最終可望為中國大陸博弈產業打開大門。
這項消息對海南經濟而言是一大福音,海南正在因應財政赤字的問題,且海南最大企業集團海航在全球擴張狂潮後,面臨債權人的壓力,陷入債務困境。
上述計畫的目標是吸引國內外觀光客到海南旅遊,企業家和建設公司已經投入幾十億美元的資金在海南蓋度假村和購物中心,儘管海南擁有細白沙灘,清澈海水,這些度假村和購物中心卻依然門可羅雀。
去年大約有6,700萬名觀光客前往海南旅遊,總人次是2012年的兩倍,帶動觀光業的產值擴大至人民幣810億元(130億美元),但外國觀光客人數只有110萬人左右。2016年海南吸引的外國遊客人數為74.9萬人次,不如越南峴港的170萬人次,也不如南韓濟州島的260萬人次。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經濟學家劉勇表示,海南的旅遊景點和觀光設施還無法跟峇里島、泰國等東南亞旅遊景點競爭,原因就出在價格太高、服務品質低落以及基礎建設落後。
海南在1988年建省,並成為中國最大經濟特區,一時之間人才與資金大量湧進海南島。然而,海南非但未成為帶動中國經濟繁榮的主力,這股淘金熱反而快速演變成一樁樁醜聞,且省會海口還出現房地產泡沫,房價在1992年飆漲兩倍。
隔年北京出手干預,停止對海南房地產的銀行貸款,中國史上第一個房地產泡沫破裂。接下來25年海南在中國經濟的地位大幅滑落,截至2017年的五年間,海南吸引的外資不到100億美元,占中國整體的比率只有1.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