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峰赴英磋商 新華社先嗆:中美貿易不平衡是偽命題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9日與美方在倫敦舉行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官媒新華社發表題為「中美貿易『不平衡』是個偽命題」的評論文章,指美方將經貿問題泛安全化才是癥結所在。其後,新華社更稱外界應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理解和適應」中國的稀土治理新規。
北京時間6月5日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同美國總統川普通電話,兩國元首同意雙方團隊繼續落實好日內瓦共識,盡快舉行新一輪會談。
外界普遍認為,日內瓦會談後,美國在對中國實施芯片等領域的制裁、中國審批出口輸美稀土的進度等,都成為此次會談的焦點,亦體現了雙方推動問題解決的意願和期待。
新華社評論文章指出,在對華貿易問題上,美方所謂中美貿易不平衡成為其加徵關稅的主要藉口,但事實上,美方將經貿問題泛安全化才是癥結所在,這一思維若不調整將成為各方合作共贏的最大障礙。
文章稱,指隨著美方將經貿問題泛安全化,近年來不斷推出各類經貿限制政策和措施,限制範圍持續擴大,制裁力度不斷加強。美國貿易逆差擴大是美方政策導致的必然結果。
文章還強調,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泛安全化,迫使企業選邊站隊,作出違背經濟規律的選擇,不符合市場規則和開放大勢,不符合中美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中美經貿合作是互利共贏的必然選擇。
其後,新華社發布「行全球慣例,盡大國之責—中國規範稀土出口合理合法」為題的文章宣稱,中國依法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並非『針對特定國家的壁壘』,而是確實履行國際防擴散義務,是以非歧視性原則堅持維護世界和平與地區穩定的『負責任之舉』」。況且,中國的目標是「規範出口」而非「禁止出口」,是「促進便利合規貿易」,而非切斷正常商業往來。
環球時報引述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表示,中美在倫敦的經貿磋商首次會議,是兩國元首通話直接推動,讓今後中美經貿磋商更具有穩定性和機制性。
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也認為,此次磋商是為落實中美元首通話共識,目的在以持續談判逐漸緩解中美在經貿領域一系列問題。這表明中美關係在經貿等方面經歷較大波折後,有對話協調、穩定雙邊關係的共同需求。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