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以伊衝突重大升級!以軍轟炸伊朗天然氣田 威脅打擊「所有目標」

小米手環10宣傳圖曝光!大螢幕、21天續航、高級游泳模式等規格亮點一次看

今高溫上看38度 吳德榮:明水氣增午後局部雷陣雨 防較大雨勢

中美貿易談判10日續談 人民日報:雙方經貿關係優勢互補

中美展開新一輪經貿磋商之際,人民日報10日發表評論文章稱,綜合考慮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本國企業在對方國家分支機構的本地銷售額三項因素,中美經貿往來不存在誰吃虧、誰占便宜的問題。(美聯社)
中美展開新一輪經貿磋商之際,人民日報10日發表評論文章稱,綜合考慮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本國企業在對方國家分支機構的本地銷售額三項因素,中美經貿往來不存在誰吃虧、誰占便宜的問題。(美聯社)

中美新一輪經貿磋商10日在倫敦持續進行,中共中央黨報人民日報10日發表評論文章表示,這次談判是雙方通過平等對話協商解決分歧的又一重要機遇,強調通過平等協商和務實合作,中美能夠找到互利共贏的解決方案。

人民日報周二在三版發表題為「中美經貿關係優勢互補、共生共贏」的評論文章稱,推進對話協商,需要理性客觀看待彼此經貿關係。中美經貿合作歷經數十年發展,已形成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格局。兩國經貿關係的健康發展,不僅造福了兩國人民,也為世界經濟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

文章指出,客觀分析數據可見,中美經貿往來獲益大致平衡。美方對華貨物貿易存在逆差,這既是美國經濟結構性問題的必然結果,也是由兩國比較優勢和國際分工格局決定的。在服務貿易和跨國經營領域,美方占據明顯優勢。

2024年,美國對中國服務貿易順差高達273億美元。2022年,美資企業在華銷售額高達4,905億美元,遠超中資企業在美786億美元的銷售額,差額超4,000億美元。綜合考慮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本國企業在對方國家分支機構的本地銷售額三項因素,中美經貿往來不存在誰吃虧、誰占便宜的問題。

人民日報指出,中國對美出口商品中包含大量國際分工成分,而當前貨物貿易統計方法是以總值(中國對美出口的商品全額)計算中國出口,若按貿易增加值核算,美國對華貨物貿易逆差將大幅縮減。

人民日報強調,中國並不刻意追求順差,事實上,中國經常帳戶順差與GDP之比已從2007年的9.9%降至2024年的2.2%。近年來,美國對中國貨物貿易逆差在其總體貨物貿易逆差中占比也在下降,從2018年的47.5%降至2024年的24.6%。但美國對全球貨物貿易逆差規模卻屢創新高,2024年達1.2兆美元。「這再次證明,美國貨物貿易存在逆差的主因在於其自身經濟結構。」

文章進一步表示,美方對中國貨物出口潛力未完全釋放,這與美方自身政策有很大關係。美國的比較優勢在於高技術產業,但近年來美方濫用國家安全概念,將經貿問題政治化。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後,美方又陸續新增多項對華歧視性限制措施,包括發布AI晶片出口管制指南、停止對中國晶片設計軟體(EDA)銷售等。

人民日報指出,層出不窮的限制性措施導致美國企業錯失中國市場機遇。中國堅定推進高水平開放,積極擴大進口,為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提供了更多機遇。只有拆除人為設置的「鐵柵欄」,暢通經貿合作的「雙向道」,才能推動中美經貿關係穩定健康發展。

文章最後稱,「我們相信,通過平等協商和務實合作,中美能夠找到互利共贏的解決方案。希望雙方共同努力,為兩國企業開展正常經貿活動創造有利條件,讓合作成果更好惠及兩國人民,為全球經濟復甦和增長作出更大貢獻。」

美國 日內瓦經貿會談

延伸閱讀

跟著台積電買這兩檔金融債 這檔 ETF 全持有

美光散播「晶片有間諜軟體」謠言?長江存儲在美怒提告求償

美中談判關鍵期 華為任正非稱大陸無須擔心晶片問題

美中貿易談判續談至第二天 美方願放寬部分出口管制、輝達H2O晶片除外

相關新聞

合體汪小菲吃播40萬人在線觀看 館長:謝謝小菲哥招待

網紅「館長」陳之漢訪問上海,掀起旋風,過去與館長不認識的汪小菲,今晚更透過李進良牽線,在自家「麻六記」宴請館長吃川菜、配...

曾領定居證遭註銷台灣身分 張立齊提4質疑、指陸委會程序有問題

在大陸任教的民眾張立齊,因曾領取大陸定居證,日前被陸委會宣告註銷台灣身分。張立齊12日在陸媒《觀察者網》的專訪中表示,陸...

民進黨創黨元老、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率團赴北京 交流生技產業

大陸官媒12日一早報導,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率台灣生技產業人士到北京參訪交流。

館長訪上海是陸方邀請?國台辦發言人:是他和團隊到上海旅遊

網紅「館長」(陳之漢)10日抵達上海訪問,晚間直播曾高達近30萬人次觀看,受到不少關注,而對於這趟訪問,大陸國台辦表示,...

館長讚上海「廁所有門」透露歧視 教授勸小心:恐刺中共痛點

美國大學教授翁達瑞(陳時奮)昨(12)日在臉書提醒館長可能在言語間透露了無意識歧視,恐刺到中共政府的痛點,建議他若還想平安返台,在直播的言詞務必小心。

港國安法5年…326人被捕165人定罪 李家超擬推高官責任制

香港國安法實施五年,香港保安局長鄧炳強12日表示,截至今年6月1日,326人涉及涉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案件被捕,其中16...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