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萬陸配除籍證明進度 海基會:4月迄今共處理3,864件

對於陸配除籍證明補繳進度,海基會副秘書長黎寶文22日指出,4月至今有將近4000件,比去年同期增長4倍之多。圖為黎寶文先前主持背景說明會。(記者廖士鋒/攝影)
對於陸配除籍證明補繳進度,海基會副秘書長黎寶文22日指出,4月至今有將近4000件,比去年同期增長4倍之多。圖為黎寶文先前主持背景說明會。(記者廖士鋒/攝影)

移民署先前寄發1.2萬份通知書給陸配與陸配二代要求補繳除籍證明,相關進度持續進行,對於目前的進度,海基會表示,目前已完成相關公證書驗證3745件、申請補發119件,總共3864件,海基會也呼籲陸配朋友把握時間完成。

海基會副秘書長黎寶文於23日下午在例行背景說明會上回應媒體詢問時,公布上述統計數據。他指出,相關流程大概需要1到2個月,目前還有8000件辦理中,可能還在文件往返過程中。海基會的部分,從4月1日到5月22日,所有申請驗證在台灣定居的大陸戶籍公證書的驗證資料有3,745件,申請補發公證書有119件,總共3,864件。黎寶文透露,這一數字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超過4倍。

對於申請量的增加,黎寶文指出,這可見大部分陸配都希望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補繳),如果陸配碰到困難,也都會第一時間轉介給移民署,或請陸配向移民署做進一步的申請或陳情,因為這非常重要,涉及3個月後戶籍維持問題。

此外黎寶文說明,有些陸配因在台灣待的時間較久,相關旅行文件已過期,導致往返兩岸困難,海基會一旦收到這類陳情,就會啟動內部標準作業程序,協助向對岸有關機關及航空公司進行協調,只要21天的工作時間,都可以協助民眾返鄉,目前相關案件約有73件。

黎寶文呼籲陸配朋友,一定要謹慎把握這3個月的期間,盡快完成相關工作,一旦有任何困難或窒礙難行之處,不要忘記向海基會、陸委會或移民署陳情或反映。至於補件若不成功怎麼辦?他則強調海基會只負責驗證,其餘情況的權責都不在海基會,但若有需要,海基會、陸委會、移民署有定期聯繫機制,也可協助反映。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21日會議上,立法委員麥玉珍質疑,陸配很多都擔心,不知道政府什麼時候又會再清算,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指出,目前累計有1,192人因具有兩岸雙重戶籍,被註銷我方戶籍,這次清查的2004年修法前來台的陸配,目前已有1,784人繳附喪失原籍證明,而申請具結者,從4月21日到5月20日共有880人、申請延後赴陸有352人、申請各種疑難雜症的有485人。

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22日下午表示,確實還有許多文件現在還未收到,但這意思是移民署還沒有正式收到,因為文件從大陸申請之後,必須拿到大陸的公證處,由公證處寄到海基會,海基會驗證後再到移民署,所以目前移民署確實還有很多文件是還沒收到,「但還有一大批在海基會那邊,還有一大批是在兩岸的旅行路途上」,到最後截止日,「應該還會收到非常多文件」,據其了解,還有「更多的人」正在辦理,「對於現在的進度算是覺得還比較樂觀」。

海基會 移民署 陸配

延伸閱讀

逾8千名陸配未補繳喪失原籍證明 在台戶籍恐遭註銷

大陸371人來參加世壯運 陸委會「體諒」:觀光走走看看不會違規

世壯運 陸委會:2名陸籍選手意圖滋擾不允來台

挺陸配遊行…上街頭抗議補件喪失原籍證明 陸配:在台灣生活比大陸久

相關新聞

陸啟用M503新航線 專家:無涉我民用飛航我方恐難置喙

大陸民航局6日宣布啟用M503航線W121銜接航線,對此,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6日在社交平台分析,相對於W122銜...

陸民航局宣布啟用W121航線 國台辦:緩解航班增長壓力

大陸民航局6日宣布啟用M503航線W121銜接航線,大陸國台辦發言人對此表示,這一舉措,是為緩解有關地區航班增長壓力,保...

陸宣布啟用M503航線銜接W121航線 國台辦:對兩岸有利

大陸民航局6日宣布,啟用M503航線W121銜接航線。大陸國台辦隨即回應,該舉對兩岸同胞皆有利。

甘肅省委書記:隴台相隔千里但文化交流從未間斷

馬英九基金會與敦煌研究院26日下午舉行了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活動,出席的甘肅省委書記胡昌升致詞時強調,甘肅與台灣是雖然相...

馬英九訪莫高窟與遊客互動熱絡 有民眾高喊「馬總統」

前總統馬英九26日上午到訪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位於甘肅敦煌的「莫高窟」,與現場遊客互動熱絡,其中一團台灣團客高喊「馬總統...

蘇州日本母子遇襲滿周年 在陸日本人學校學生少11%

江蘇去年發生一起日籍母子無端遇襲事件,並造成一名大陸籍工作人員身亡。事件發生時隔一年,日媒報導,截至2025年春季,大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