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雄全台首座超級電池工廠大火 含警消16人送醫、小港區空汙警報

颱風不只一個?吳德榮:歐美預測離台灣不遠 不容忽視

高雄能源公司失火爆炸濃煙竄天 7員工和救火警消4人受傷

大陸蟬聯6年監禁最多作家國家 經濟議題、同志情色也踩線

美國筆會發布的2024年「言論自由指數」報告指出,中國目前至少有118名作家遭到監禁,連續6年蟬聯全球關押最多作家的國家之首,其中多數人是因國安相關罪名被囚禁。 美聯社
美國筆會發布的2024年「言論自由指數」報告指出,中國目前至少有118名作家遭到監禁,連續6年蟬聯全球關押最多作家的國家之首,其中多數人是因國安相關罪名被囚禁。 美聯社

美國筆會發布的2024年「言論自由指數」報告指出,中國目前至少有118名作家遭到監禁,連續6年蟬聯全球關押最多作家的國家之首,其中多數人是因國安相關罪名被囚禁。

中國去年新監禁11位作家,根據自由亞洲電台(Radio Free Asia),這不僅讓中國被囚作家總數在全球居首,增幅也是最大。此外,前述118人中有9人是女性,約1/3主要是在網路發表作品或評論。

美國筆會(PEN America)表示,中國當局以「國家安全」為藉口,持續打擊撰寫支持民主觀點、批評中國共產黨、推廣少數民族語言及文化等議題的作家。中國關押的118位作家有近半是維吾爾、西藏或蒙古族,他們常因模糊的「分離主義」指控而被捕及囚禁。

其中包含知名維吾爾經濟學家伊力哈木.土赫提(Ilham Tohti),他在2014年被判無期徒刑,外界自2017年來一直無法獲知他的消息。

藏族詩人根敦倫珠(Gendun Lhundrub)一度下落不明長達3年,直到去年11月才獲釋,但持續受到當局監控及嚴格限制。蒙古族作家博爾吉金(Lhamjab A.Borjigin)2023年在獨立的蒙古國被中國當局逮捕,至今仍遭拘留。

根據美國筆會,從經濟議題到網路情色作品,中國當局去年也開始打壓先前不會審查的主題。有3位中國作家因在台灣成人文學網站「海棠文學城」發表同志情色小說而被捕,其筆名分別是「遠上白雲間」、「一蟹」與「辭奺」。

被監禁的作家面臨長期刑期、無法聯絡親友及虐待等困境,包括遭到酷刑或無法獲得醫療照護。去年10月,散文作家許志永因此展開絕食抗議;華裔澳洲作家楊恆均同年2月被判死緩,他自2019年遭拘禁以來健康狀況顯著惡化;自由亞洲電台同年6月報導,藏族作家圖登洛珠(Thupten Lodoe)重病入院。

香港作家的言論自由也日益受到限縮。香港去年3月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即基本法23條立法草案),任何可廣義解讀為威脅國安的行為都被定為非法。

香港基本法23條通過後,前香港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等人因被控發表煽動貼文而遭逮捕;有媒體報導,學校為遵守國安法律而審查並下架書籍。去年年底,自2020年被關押的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所涉國安案件展開續審。

美國筆會指出,隨著被囚作家人數增加,中國政府也加強其跨國影響力,加深對言論自由的寒蟬效應。過去1年來,人權團體報告在日本、歐洲及北美洲等地出現跨國鎮壓情事,受害者也提到,他們仍留在中國的親友遭到騷擾。

香港 美國 國安法

延伸閱讀

立院司委會下週排3天周萬來報告 莊瑞雄:有公益性

美國安「Signal門」醜聞 川普將受揭弊記者訪問:當作和自己較勁

再轟藍白擋國安法案330次 吳思瑤:共匪可能就在立院

國安案件量刑提升 邢泰釗籲修法填補法制漏洞

相關新聞

陸委會:大陸人民是中華民國國民說法已失效

因應大陸國安威脅、總統賴清德指示,教育部已完成13篇「識讀中國大陸」的教材,預計9月開學陸續上陸。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梁...

周杰倫入駐抖音「0作品卻已破百萬粉絲」!概念股一度漲逾100%

周杰倫9日入駐抖音平台,名稱為「周同學」,認證身分為歌手,頭像是他的玩偶形象。該帳戶公開不到15分鐘漲粉5萬。截至9日1...

陸啟用M503新航線 專家:無涉我民用飛航我方恐難置喙

大陸民航局6日宣布啟用M503航線W121銜接航線,對此,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6日在社交平台分析,相對於W122銜...

陸民航局宣布啟用W121航線 國台辦:緩解航班增長壓力

大陸民航局6日宣布啟用M503航線W121銜接航線,大陸國台辦發言人對此表示,這一舉措,是為緩解有關地區航班增長壓力,保...

陸宣布啟用M503航線銜接W121航線 國台辦:對兩岸有利

大陸民航局6日宣布,啟用M503航線W121銜接航線。大陸國台辦隨即回應,該舉對兩岸同胞皆有利。

甘肅省委書記:隴台相隔千里但文化交流從未間斷

馬英九基金會與敦煌研究院26日下午舉行了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活動,出席的甘肅省委書記胡昌升致詞時強調,甘肅與台灣是雖然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