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普亭打給我」川普:美國可能將涉入以伊衝突 他可當和事佬

23年首見!東協超車大陸 成為「這國家」最大出口市場

黑名單!經濟部證實:出口管制實體清單新增601個 包括華為、中芯等

美伊本周第3輪核會談前 伊朗外長23日應王毅邀請先訪陸

大陸外交部22日證實,伊朗外長阿拉奇應大陸外長王毅邀請,將於4月23日訪問大陸。圖為去年12月28日王毅與阿拉奇在北京舉行會談。圖/取自大陸外交部官網
大陸外交部22日證實,伊朗外長阿拉奇應大陸外長王毅邀請,將於4月23日訪問大陸。圖為去年12月28日王毅與阿拉奇在北京舉行會談。圖/取自大陸外交部官網

伊朗美國將於4月26日在中東國家阿曼舉行第3輪核談判,在此輪會談之前,大陸外交部22日證實,伊朗外長阿拉奇應大陸外長王毅邀請,將於4月23日訪問大陸。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巴格赫里此前表示,伊朗自然會就伊朗和美國之間接會談的最新進展與中方進行磋商和通報。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宣布,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邀請,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將於4月23日訪問大陸。他並指,雙方將就中伊雙邊關係及雙方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熱點問題深入交換意見,相信此訪對落實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深化兩國政治互信,推動兩國各領域合作,「共同捍衛多邊主義」都具有重要意義。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巴格赫里21日在每周記者會上已宣布,阿拉奇將於22日起訪問大陸。巴格赫里表示,「我們自然會就伊朗和美國之間接會談的最新進展與中方進行磋商和通報。」他補充說,北京可以在這一進程中發揮具建設的作用。

巴格赫里21日對於伊美會談細節不予置評,但重申伊朗的要求始終是實際終止制裁,能夠正常進行經濟、商業和銀行活動。

美國與伊朗4月12日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舉行間接會談,約持續了2.5小時。這是自2018年5月在美國總統川普首任總統任期內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後,美伊之間的首次正式談判。美伊19日結束在羅馬舉行的第二輪間接會談,約進行4小時。兩輪談判都是由阿曼外長布沙迪居中傳話。

而基於會談已創造建設性的氛圍,雙方技術團隊將於23日啟動專家級談判,並同意於26日在阿曼舉行第三輪間接會談。

此前,中國大陸、俄羅斯和伊朗三方曾分別於3月、4月二度就伊朗核問題進行磋商,第一次是副外長級,第二次是專家級。大陸外長王毅在3月的「伊朗核問題中俄伊北京會晤」舉行期間,也會見了俄國與伊朗的副外長,並就解決伊朗核問題提出5點主張,其中包含點名美國應展現政治誠意,早日回歸復談;反對強推聯合國安理會介入等。

另,根據大陸外交部網站消息,4月21日,大陸政府中東問題特使翟雋在北京會見阿曼外交部次大臣哈利法。翟雋表示,中方讚賞阿方為推動解決區域熱門議題,緩和地區緊張局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哈利法表示,阿方願同中方深化互利合作,加強在國際區域事務上的協調配合,推動中阿關係取得更大發展。

美國 外交部 伊朗

延伸閱讀

大陸、印尼「2+2」會議 王毅與印尼外長會談:維護自由貿易

大陸與印尼「2+2」會議 雙方將構建穩定的跨境產供鏈

陸駐外使節會議 王毅喊敢於鬥爭、堅決護主權

會見王毅 普亭稱期待習近平5月訪俄

相關新聞

支持館長!國民黨大陸部主任:兩岸不交流 會增加網上錯誤訊息

前往廈門參加海峽論壇的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林祖嘉,15日下午對媒體表示,支持網紅「館長」陳之漢到大陸交流。他強調,台灣現...

中歐人權對話 歐盟指陸「基本自由惡化」、陸指歐盟「民主自由倒退」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歐盟與中國大陸於13日舉行人權對話,歐盟對中國大陸的「基本自由持續惡化」的情形表示關切。而中國大陸...

合體汪小菲吃播40萬人在線觀看 館長:謝謝小菲哥招待

網紅「館長」陳之漢訪問上海,掀起旋風,過去與館長不認識的汪小菲,今晚更透過李進良牽線,在自家「麻六記」宴請館長吃川菜、配...

曾領定居證遭註銷台灣身分 張立齊提4質疑、指陸委會程序有問題

在大陸任教的民眾張立齊,因曾領取大陸定居證,日前被陸委會宣告註銷台灣身分。張立齊12日在陸媒《觀察者網》的專訪中表示,陸...

民進黨創黨元老、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率團赴北京 交流生技產業

大陸官媒12日一早報導,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率台灣生技產業人士到北京參訪交流。

中美會談前夕 波音737 MAX客機飛抵舟山

在中美兩國貿易談判代表即將在倫敦進行會談前夕,一架波音737 MAX全新客機在6月9日飛抵中國大陸,是時隔兩個月後,波音...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