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貿易談判沒進展…轟鮑爾下台沒停 美股道瓊早盤再崩600點

「眾量級」母公司涉逃漏稅一家4口複訊 家寧3萬交保

王英津:賴清德已成破壞台灣政治制度的「危險製造者」

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指稱,賴清德總統上任後打壓異己、製造政治對立、壓制言論自由,已淪為破壞台灣政治制度和秩序的「危險製造者」。(中新社)
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指稱,賴清德總統上任後打壓異己、製造政治對立、壓制言論自由,已淪為破壞台灣政治制度和秩序的「危險製造者」。(中新社)

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指控,賴清德總統上任後製造「綠色恐怖」,打造「台獨政權」;濫用司法手段,整肅政壇異己;濫用罷免制度,削弱對手力量;恢復軍審制度,形塑戒嚴氛圍;控制言論自由,打壓促統聲音。他並稱,「賴清德已淪為破壞台灣政治制度和秩序的『危險製造者』」。

環球時報指出,近期,賴清德的所言所行不僅煽動「反中抗中」、阻撓兩岸交流合作,還在島內搞「綠色恐怖」。賴清德已成為「麻煩製造者」,更是「危險製造者」和「戰爭製造者」。環球時報「環球圓桌對話會」邀請王英津等三名大陸涉台學者,就此展開討論,並於31日刊登三人發言。

王英津說,「自上台以來,賴清德對內打壓異己,製造『綠色恐怖』。在其主導下,台灣社會對立情緒不斷升高,政治生態日益惡化,公共討論空間持續收緊。

他指出,賴清德持續打壓政治異己,妖魔化政治對手,以「中共同路人」等標籤打擊政治異見者。不僅操弄島內媒體,嚴控新聞報導方向、製造虛假民意,確保所有信息都符合民進黨的政治利益,還強化對公權力的掌控,任命親信掌握關鍵部門,打著「國安」的旗號,強行擴大對公民社會的控制。這使整個台灣社會朝著更加封閉的方向發展。這些舉措已使台灣的民主制度日益失衡,民主監督體系正在被侵蝕。

王英津稱,賴清德還不斷指使司法機構以貪腐、違法等名義對國民黨、民眾黨等在野黨政治人物展開調查,企圖通過司法手段削弱對手。與此同時,還極力袒護自己的嫡系。在民進黨當局「雙標」的政治操作下,台灣司法機構已完全背離民主法治精神,成為賴當局打壓政治異己的工具。

他表示,賴清德通過鼓動民進黨啟動台灣地區公職人員罷免制度,來打壓反對黨的政治人物,將罷免制度工具化,借罷免制度操控台灣政局。這種將「選戰」延續到選後、將罷免當作「翻盤」工具的做法不僅耗費巨大社會成本,而且加劇政治對立。民進黨濫用罷免制度,破壞了民主機制的正常運作,還為長時間的黨派衝突埋下了隱患。

針對賴清德總統日前提出的「17項策略」,王英津說,最刺眼的便是要恢復已廢止十餘年的軍事審判制度。他認為,賴清德意欲通過恢復軍審制度,助力「綠色執政」,讓台灣重回「準戒嚴狀態」。其以「安全之名」,將普通兩岸交流、學術往來、民間接觸都納入所謂「反滲透」的範疇,不僅壓制了台灣民眾的自由和權利,而且抑制了台灣社會的活力,阻礙了長遠發展。

王英津並指出,近期,賴當局全面封殺島內反對台獨、支持統一的聲音,頻繁打壓統派人士和親大陸人士的言論,如近日轟動兩岸的「劉振亞案」。

王英津說,通過打壓異己、製造政治對立、壓制言論自由,賴清德已淪為破壞台灣政治制度和秩序的「危險製造者」。他呼籲台灣民眾要及時認清賴清德當局所作所為的嚴重危害性,勇於對其倒行逆施作堅決抵制。

延伸閱讀

陸學者:和平是兩岸共同願望 但和平不是無條件的

冷眼集/賴總統抗中老調撕裂社會

蔡正元控賴清德下令「拖走陳情婦」 總統府:惡意造謠

「拐杖敲桌練習當院長」朱立倫指綠營大罷免原因 目的是換掉韓國瑜

相關新聞

邱垂正:遭刻意「洗人口」 港人來台居留門檻將提高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20日參加台北內湖科技園區發展協會主辦的第5屆「台北科技盃愛地球公益路跑」時表示,香港遭中國大陸刻意「洗...

大陸武漢「航母樓」大改建 美媒:可能正在建造新航母

共軍現有3艘航母,而新航母的建造一直備受關注,美國媒體近日指出位於大陸湖北武漢的全尺寸陸基航母實驗設施正進行大規模改裝,...

習近平抵柬埔寨 籲重拳打擊網路詐騙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首度出訪選在東南亞,昨天前往最後一站柬埔寨,習近平在柬媒撰文呼籲加強反干涉、反分裂、防範抵禦「顏色...

大陸、馬國聯合聲明 反對肆意加徵關稅 稱不支持台獨主張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7日上午結束馬來西亞訪問,中馬兩國發布聯合聲明指,雙方將攜手推動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促進貿易和投資...

習近平籲「全球南方」抵制濫徵關稅

美國與中國大陸關稅戰升溫之際,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習近平昨與大馬最高元首易卜拉欣、首相安華會談...

陸委會封殺上海團效應浮現? 今年雙城論壇2市「靜悄悄」

兩岸交流日益緊縮,過去雙城論壇籌辦,從當年度燈節活動交流之後,上海台北雙方幕僚就會開始前期作業,但今年陸委會封殺行之有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