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總理李強簽國務院令 公布《反制裁法》實施規定措施

據新華社報導,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簽署國務院令,公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的規定,自公布日起施行,主要內容包括完善反制措施、細化反制程序、加強部門協同及強化措施執行。(中新社)
據新華社報導,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簽署國務院令,公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的規定,自公布日起施行,主要內容包括完善反制措施、細化反制程序、加強部門協同及強化措施執行。(中新社)

大陸在涉疆、涉港、人權等議題持續遭各界詬病,並遭到多個西方國家單邊制裁。新華社報導指,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簽署國務院令,公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的規定,自公布日起施行,主要內容包括完善反制措施、細化反制程序、加強部門協同及強化措施執行。

據新華社報導,李強此次簽署的上述《反外國制裁法》規定全文共22條。規定指出,明確《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第六條第二項中查封、扣押、凍結的「其他各類財產」,包括現金、票據、銀行存款、有價證券、基金份額、股權、知識產權、應收帳款等財產和財產權利。

同時,規定提到,明確反外國制裁法第六條中禁止或者限制進行的「有關交易、合作等活動」,包括但不限於教育、科技、法律服務、環保、經貿、文化、旅遊、衛生、體育領域的活動。

規定並指,明確反外國制裁法第六條第四項中的「其他必要措施」,包括但不限於禁止或限制從事與大陸有關的進出口活動,禁止或限制在大陸境內投資,禁止向其出口相關物項,禁止或限制向其提供數據、個人訊息,取消或限制其相關人員在大陸境內工作許可、罰款或資格,居留處以居留。

針對細化反制程序,規定表示,明確國務院有關部門在實施反制過程中有權進行相應調查及對外磋商;規定反制決定應明確反制措施的適用對象、具體反制措施、施行日期等;明確反制決定應透過國務院有關部門官方網站等途徑發布並及時更新。另,在加強部門協同中提到,規定國務院有關部門依各自職責及任務分工負責承擔反外國制裁相關工作,並加強協同配合及資訊共享。

至於強化措施執行方面,規定對不依法執行反制措施的,國務院有關部門有權責令改正,禁止或者限制其從事政府採購、招標投標以及有關貨物、技術的進出口或者國際服務貿易等活動,禁止或者限制其從境外接收或者向境外提供數據、個人信息,禁止或者限制其出境、在大陸境內停留等。同時,規定被採取反制措施的組織、個人在改正行為、消除行為後果後,可以申請暫停、變更或取消對其採取的反制措施。

據悉,《反外國制裁法(草案)》於2021年4月26日提交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隨後於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並於同日生效‌。反制對象‌包括直接或間接參與制定、實施對華歧視性措施的外國個人與組織,並擴展至其關聯方(如配偶、直系親屬及控制實體)。

中共 人大常委會 國務院 財產

延伸閱讀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中財辦招手外資:3大風險已受控

售港口風波敏感時刻 李澤楷出席北京官方論壇同框李強

戴恩斯:「川習會」雙方都有意願,但沒有具體日期

對庫克、李在鎔等80家企業代表喊話 李強:堅定開放外企合作

相關新聞

大陸武漢「航母樓」大改建 美媒:可能正在建造新航母

共軍現有3艘航母,而新航母的建造一直備受關注,美國媒體近日指出位於大陸湖北武漢的全尺寸陸基航母實驗設施正進行大規模改裝,...

習近平抵柬埔寨 籲重拳打擊網路詐騙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首度出訪選在東南亞,昨天前往最後一站柬埔寨,習近平在柬媒撰文呼籲加強反干涉、反分裂、防範抵禦「顏色...

大陸、馬國聯合聲明 反對肆意加徵關稅 稱不支持台獨主張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7日上午結束馬來西亞訪問,中馬兩國發布聯合聲明指,雙方將攜手推動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促進貿易和投資...

習近平籲「全球南方」抵制濫徵關稅

美國與中國大陸關稅戰升溫之際,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習近平昨與大馬最高元首易卜拉欣、首相安華會談...

陸委會封殺上海團效應浮現? 今年雙城論壇2市「靜悄悄」

兩岸交流日益緊縮,過去雙城論壇籌辦,從當年度燈節活動交流之後,上海台北雙方幕僚就會開始前期作業,但今年陸委會封殺行之有年...

大動作來了?北京首都機場出現大量鮮紅「統一」標語 引發側目

北京首都機場T3航站樓立柱近日出現多幅紅底白字顯眼的「統一」大型標語,下方分別寫著「捍衛國家主權,維護國家統一」「祖國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